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它对中国近代思想的走向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致使中国社会思想产生现代化导向,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排外思潮的开端。  相似文献   
22.
随着近代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精神"的同时,还将西方近代的民主平等思想,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等近代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影响着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结构,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经过近两年筹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成立。该中心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为研究对象,是一个非赢利性和非实体的、面向全国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秘书处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以社科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为依托,广泛吸纳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专家组成理事会,由社科院学术委员耿云志研究员担任理事长,郑大华研究员担任秘书长兼中心主任,主持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24.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06,26(4):98-104
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形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精神纽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年,近代历史文化认同又有了时代内涵极其深刻的提升。此即早期维新派大力倡导的历史变革观和堆新志士掀起的近代思想启蒙潮流。王韬、郑观应等人对于世界潮流有深切的观察,同时反映了国内出现一批近代工业的发展需要,他们纷纷介绍“西政”、“西法”。要求中国实行变革。康有为发挥、改造传统的公羊三世进化观,并与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思想相结合。锻造了堆新变法的理论纲领,对抗陈腐僵化的封建思想体系,要求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了动员民众特别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力量。谭嗣同、黄遵宪、严复批判封建专制,倡导进化学说;梁启超更大力输入西方民权思想和其他进步社会学说。在广泛的领域内从事近代思想启蒙,宣传了一整套在当时是先进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由此点燃起进步青年救国和革命的热情:对近代历史文化认同和社会进程产生了意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中国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五四拒绝了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传统话语。而五四以来的现代的话语是从它者引进的 ,主要有三种 :其一 ,西方非马克思主义 ,主要指西方近代思想 ,基本话语是“个体” ;其二 ,马克思主义 ,基本话语是“社会” ;其三 ,新儒家 ,基本话语是“心性”。这三种话语实际上敞开了三条生活之道 ,提供了三种思想原则。但它们都必须借助于西方的话语的帮助 ,这表明中国的现代思想实际上位于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边界。中国现代性的建立 ,必须使中国现代思想走出此边界 ,获得自由并建立自身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