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81.
82.
以CAViaR模型为基础,结合Expectile模型,构建半参数CARE模型,度量金融市场的在值风险。选取2003年1月3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与深圳成份指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半参数CARE模型与GARCH模型刻画VaR的波动情况,并运用几类常返检验来评估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GARCH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深证成份指数1%VaR与上证综合指数5%VaR,而半参数CARE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深证成份指数5%VaR与上证综合指数1%VaR。  相似文献   
83.
研究三角形取样鉴相数字合成器锁相环中的混沌现象。其方法是先对三角形取样鉴相数字合成器锁相环系统作离散化处理,得到相应的离散化系统模型;系统中的环路滤波器采用RC积分滤波器,鉴相器采用三角形鉴相特性;通过验证离散化系统相应的低维系统存在快返反射点,证明了当系统方程满足一定条件时,原系统有混沌输出。最后导出了混沌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4.
对配位及酸碱返滴定的终点误差,提出另一种代数法计算式,计算方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5.
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出路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研究出现了勃勃生机,各种修辞学研究的热点理论叠起,促进了修辞学的发展.但近几年来,修辞学研究从热闹步入平静,其发展势头劲头不足,呈现为老态状态.我们要使修辞学重新焕发青春,应该对修辞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及其学科性质的研究进行历史性的返思.21世纪的修辞学应该拓展研究的思维空间、科学地探讨修辞学产生的整个过程和修辞义的转化过程和获得过程.这样,古老的修辞学才能讨回青春.  相似文献   
86.
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许多书写母亲形象的文本,从其对母亲身份的建构的方式看,表现为赋值和祛魅两种途径:一方面,母亲身份依然是承载传统意义的文化符码,是牺牲、奉献、爱等意义的承载物,这是对母亲身份的持续赋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一批女性作家对母亲身份中的神圣光环进行祛魅,母亲形象回归世俗和日常,母亲身份的建构显示了更加多元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王船山的"明德"释义有三个方面:释义的核心坚持了"明德"是天之所赋德性和人的本原善性,释义的心路主旨是返回先秦原本和回归经典原意,继承了朱熹以理气解释"明德",但不赞成朱熹将"明德"释义为"心"。其学术方向既走正学与开新之路,也注重以复性与返本为宗旨,更多地是以"返本"为宗旨,即返回经学和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88.
本文作者受丁玲委托详尽查阅了有关史料,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得出科学结论,即丁玲确系李自成第十八代女孙。  相似文献   
89.
解除魔咒与价值迷失——文化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韦伯对现代文明演进的工具理性取向作出精辟分析以来 ,“解除魔咒”或“祛除巫魅”成了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经典语汇。但是 ,弄清这个语汇的确切内涵 ,进而在社会转型的复杂意义上用它来描述现代性对传统的洗刷和改造 ,还有许多具体的研究工作要做。本文从自然的祛魅、经济生活的祛魅、人格类型和生存样态的祛魅等方面 ,对这个问题作了扼要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0.
褶子论是德勒兹对莱布尼茨单子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成功地将莱布尼茨哲学理论与巴罗克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断分叉、迷宫式的巴罗克世界,其中充满了不断变异的褶子。褶子意味着流动和生成,意味着差异性和多样性。整个世界都处于褶子化的过程之中,而心身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和谐。在此意义上,德勒兹的褶子论从艺术角度实现了对莱布尼茨单子世界的复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