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清人孙嘉淦在《南华通》中秉持"惟无乃能大"、惟大乃能逍遥的宗旨,多方引用儒家经典与新儒家学说,通过"小者困苦,大者逍遥"的两相对比,最终得出以"至人无己"为"大之至矣"的结论。在普遍以"大"为逍遥的清代庄学界,孙嘉淦的阐说仍具有一定特色,尤其是他引入理学家关于"理一分殊"的观念,从实体存在与观念存在两面来评析庄子的"至人无己",实可谓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52.
逍遥游》的小大之辨有"警钟"与"立境"的双重定位,并由此引发出"破物"与"证境"的双重任务。《齐物论》紧随《逍遥游》而出场的优先性地位,就体现在其小大之辩正是明确承接着这双重任务而来。由此,对贯穿于《逍遥游》《齐物论》的小大之辩这一中心线索进行分析,既可在形式结构上合法地对接二者,亦可在义理脉络上有效地提升二者之间的交互解释力。  相似文献   
53.
本文在评议对《庄子·逍遥游》篇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抟”宇的几种训释的基础上,认为取“转”作介词,训为“凭借”较为妥贴。  相似文献   
54.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崇尚“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休闲生活的发展,仿佛是对返璞归真的重现。而庄子的《逍遥游》中所提出的“逍遥”人生观和世界观,实则为现代社会的休闲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明了现代休闲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5.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与承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包括两个方面:从玄学内部看,他抓住并利用郭象言"性"却不严格界定内涵的理论缺陷,颠覆了其"适性"说的立论逻辑;从佛教立场出发,支遁认为,以践行现世伦职为实质的"适性"并不能使人当下逍遥,更不能使人获得解脱,惟有破除"二执",方可达于涅槃彼岸。支遁的批评虽颇具颠覆性,但同时他对郭义所涵括的"分"、"有待"、"无待"、"冥"等重要范畴和观念亦深有承继。  相似文献   
56.
庄子是一个文学否定论者,但他否定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学观念。这种否定与他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情感安顿的思想取向是一致的。他从人性的扭曲、人情的悖谬入手,对社会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始终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强调并维护着个人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他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精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以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从精神活动的自主性和审美活动的私人性出发,庄子进一步提出了言意、精粗、形神等重要命题,极大地开拓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并补充和深化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学观念。不管庄子的超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提供了一种个人精神自由和情感安顿的途径,或者说为个人提供了精神情感的可能栖息地。这是秦汉以降许多著名学者和文学家青睐庄子学说的重要原因,也是后代的文学观念常常从《庄子》中汲取思想营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逍遥游》中,从"有待"到"无待"的逍遥,是一个逐层超越的过程。列子遗世独立,已超越死生祸福。"致福者"为列子之说,皆因附会"适性逍遥"而起,遂造成割裂文脉、顾此失彼之病。"致福者"是寡欲求福的宋荣子。宋荣子思想源自墨家与黄老学说,并形成独特的祸福观。  相似文献   
58.
喝西北风原作“吸风”。指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唐朝·枉檐《游边》中写道:“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如“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  相似文献   
59.
很高兴远山的《庄子奥义》出版了,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 匆匆读过,或者说,一目十行读过之后,我的感觉,八个字:出其不意,惊叹不已。就像从前读《庄子》,感觉也是这八字:出其不意,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