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清代中叶,云南传统对外经贸关系形成了以沿边边境贸易为主体,以贡赐贸易为补充的格局.19世纪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和云南的侵略,终结了传统的贡赐贸易,同时强行开埠通商,通过改造传统的边境贸易网络,在云南建立了新的殖民贸易体系.约开商埠前后,云南对外经贸关系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结构也演变为以通商口岸为依托,以全球性、综合性的世界贸易为主体,以边境贸易、边民互市和走私贸易为补充的近代对外经贸关系.云南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地卷入了早期经济全球化和殖民贸易体系的漩涡.  相似文献   
32.
《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1871至1910年海关医官所编写的中国各个通商口岸的医疗卫生报告。《海关医报》中记载有晚清时期南京、镇江以及苏州等三个江苏通商口岸的疾病流行与救治、公共设施、气象数据以及社会风貌等珍贵史料。来自欧美各国的医生把西方医学带到了中国,在“西医东渐”的历史背景之下,江苏通商口岸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海关医报》不仅是研究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非常重要的外文史料,还能反映近代不同国家的医学文化与医学技术水平,对于深入开展相关的医疗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