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潇 《青岛画报》2011,(6):24-29
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洪深、老舍、王统照等文化名人都曾在青岛居住过,为年轻的青岛带来了浓厚的文人气息。那是一段风云际会的历史,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像风云一样,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聚散。但无论他们在青岛安居的时间长短,都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82.
吴法宪:研习书法,老有所养 1981年8月的一天,公安部来了一位副部长,找吴法宪谈话:"中央已经决定,将你放出秦城,安排你到济南保外就医。"  相似文献   
83.
中国是荷花的故乡,古往今来,莲荷与国人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逐渐形成了情趣盎然的"荷花情结"."荷花"对华夏社会文化生活的观照具有普施性,它从最初的简单民间信仰到宏观性的社会思想,再到后来系统的佛、道、儒三家文化,荷花的象征意义被不断借用和重新赋予.荷花在佛教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特殊的宗教地位,并在佛学信仰体系中昭示着光明、美好、高尚和圣洁的审美教旨.  相似文献   
84.
禅宗文化追求“物之精也”的直觉与意念性言说,蕴含“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禅意静思和悟化“无知之知”、“无言之言”的精神皈依。为此,禅宗哲学崇尚诗禅兼具的“悟”的思维范式、诗境营造和欣赏体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命情韵。  相似文献   
85.
学平 《山西老年》2009,(4):42-43
当糯米元宵的清香悄然淡去的时候,乡村的春天就俏皮地探出了头,她站在榆树梢头,立在槐树枝上,被蜜蜂、蝴蝶簇拥着款款走来。早春的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老家的榆树上又吐出了新绿,  相似文献   
86.
龙先东 《南都学坛》2001,21(2):18-23
宗杲看话禅以参究公案话头为修行方便。一方面 ,这是对文字禅以颂古、评唱为契证之期的反叛 ;另一方面这是继承六祖“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的修行法门。参究话头的修行方便 ,非为杜绝思量 ,而是悟入一行三昧。疑破话头也不是知见意义上的豁然贯通。这不是会一两则因缘便以为了却大事 ,得断片的思想而逸禅道全体的问题 ,而是就性上说 ,见性成佛。悟后修行是其必然要求。宗杲看话禅是在对正觉默照禅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默照禅主张空心、默昭 ,只管打坐 ,是事莫问。这是牛头法融一系的继续 ,与宗杲所沿袭六祖般若系在禅学思想上迥然异趣  相似文献   
87.
论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临济禅师大慧宗杲曾经猛烈批评当时的“默照禅”,研究者多认为是针对曹洞宗的真歇清了、宏智正觉及其默照禅,笔者考察这是误解。从禅法的角度,宗杲所批的默照禅与真歇、宏智的默照禅根本不同;从宗杲与真歇、宏智彼此关系的角度,宗杲对二人的评价很高,并称赞了他们的悟境和禅法。在宗杲看来,其所批评的是类于“二乘”的“禅病”。对该“病”不仅宗杲给与了批评,真歇清了、宏智正觉也作过批评。  相似文献   
88.
文中用萧士旧注中以“赧郎”为笑语,乃歌者助语之词为据,且证以元代杨维桢《竹枝词》和楼西滨的解释以坚其说,从而对李白《炉火照天地》一持重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特区文学发展与特区社会变革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深圳特区文学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指向,展示了特区社会现代化与特区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轨迹,提出了特区社会变革促进特区文学发展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