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6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1016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78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5234篇
理论方法论   842篇
综合类   8661篇
社会学   96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878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858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道德调节作为社会调节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以推动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属于“应然”的基本价值判断,本身也是一种伦理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调节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社会道德赏罚、评价、教育等方式,广泛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为实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古代的身体活动和相关的社会活动并不是古希腊意义上的运动,两者从属于不同的文化观念系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理解中,"身体"总是作为某种"外在的依附物"出现,它并不具有像古希腊对"肉体"的观念那种完全独立的价值和意义.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道德的身体观"和"养生的身体观".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碰撞的时代,我们应当发展多元的现代的身体观,在大力提高竞技水平、勇攀世界高峰的同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国民体质.  相似文献   
993.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真正确立了主体性或者说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才能自觉地、能动地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积极的教育,同时还能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真正实现教育的至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4.
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主体性视阈中的应然意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人类价值主体地位是不可逆的。作为一个价值命题,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的主体性视阈中的应然意境,人类利益才是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方面,人可以而且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5.
殷海光早年就以"五四"为旗帜,极力的提倡科学、民主与自由,揭露中国传统的缺陷,进行着激烈且全面的反传统.殷海光晚年对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现象都有了理论上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96.
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的提出,在教育领域,人本主义教育观也日益深入人心。事实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础。本文拟从理论的进路,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境域下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翻译学与美学的渊源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翻译中的美学研究,尤其是对译者审美活动的探讨为研究译者在翻译审美过程中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审美评价,也即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然调动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98.
孔孟道德和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及道德修养内容,提出了立身处世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中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编辑主体能动的超前性,是指编辑在超前意识下产生的积极超前行为。它是信息飞速发展与信息需要的产物,具有从客观现实导向未来的价值和意义。编辑主体能动的超前,不是用超前能量去覆盖所有工作,它选择的只是具有导向性环节。编辑主体“遁形”的逻辑性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及其独特意蕴,它是编辑职业自身固有规律所左右的结果。文章的美学原则,构成编辑“遁形”逻辑起点。编辑主体的能动超前与“遁形”,构成编辑工作不同阶段的不同运动。  相似文献   
1000.
有关"儒家思想"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因在使用"儒家思想"这一名词时,各有各解,涵义迥异,以至数年争论,一场混战,至今难有定论。"儒家思想"——这一争论各方共用的名词,是一个流变演绎数千年、定义各异于众生的极为复杂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