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76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传统。西方人主张努力改变课题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他们注重向外探求,以便认识和该在世界,将"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而中国人则强调变化主体以适应客体的发展,注重向内台球,以便认识和完善自  相似文献   
102.
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除了继续坚持道德教育外,也必须针对现实情况,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立法建设。这样,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一瓶矿泉水     
刘东伟 《今日南国》2008,(19):58-58
地震的一刹那,他就想往外跑。可是,他刚跑了几步,就被巨大的撼动力摔倒在地,接着,学校宿舍楼轰然倒塌。他昏迷了。等他清醒过来,发觉自己被压在废墟中,仿佛背负了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104.
罗西 《社区》2009,(35):29-29
1.我常常真诚地注视一些的女孩.目光里写着善意的肯定与鼓励,著名美女作家林那北(北北)曾扦玩笑说,我这是“眼睛扶贫”!  相似文献   
105.
美国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CreminL.A)在其所著的《公共教育》一书中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吴鼎福教授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一书,开创了中国大陆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先河。本文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当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存在五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缺乏对生态价值的关注;二是忽视个人正当利益;三是对道德心理素质、道德能力的培养不够;四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五是忽视基础道德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07.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 ,经过漫漫长途的艰苦探求 ,在扬弃中发展 ,在嬗变中递进 ,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业已打上了诸多现代性的烙印。建构现代中国道德教育内容 ,必须贴近国情 ,注重创新 ,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始终以孝慈精神为形上依据。孝慈精神作为形上依据具有如下合理性:一是拥有可靠的形成基础,二是适应传统的社会结构,三是蕴含稳定的利益实现机制,四是关涉现实与超越的统一,五是它外化所形成之道德规范切实有效。鉴于家庭结构、价值传承相一致,孝慈精神也理应成为中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只不过,孝慈精神须经历一个现代化过程,被赋予现代的内容,以适应改变了的社会与家庭。孝慈精神现代化,不仅要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的特点,而且还须顾及其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孝慈精神现代化是孝慈精神全方位的现代化,且现代化的孝慈精神应具有亲子人格的平等性、权利义务的双向性、亲子交流的情感性、主体行为的自律性、相互忍让的宽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9.
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学问沦为学历的道具,教育精神已然荒废,再加上儿童的道德意识薄弱,“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展望日本道德教育的课题的同时,既考察作为中日两国确立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关键词一价值创造的概念,也考察道德教育的最终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孙秀青  张守国 《职业时空》2008,4(11):100-100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看,高职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必要性。高职院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拓宽教育资源、加强校园舆论宣传、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站等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