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30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40篇
理论方法论   197篇
综合类   1832篇
社会学   234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王秀峰(1962-),男,土家族,教授,管理学博士。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贵州省省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委政策咨询专家,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相似文献   
992.
<正>吴文志:"构建湘黔桂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已进展到申报阶段,这是包括三位侗族文化研究专家在内的广大同仁共同推动的结果。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实验区"定位问题,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实验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那么它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吴浩:自启动"实验区"申报工作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它的定位问题。我想,就地理概念而言,它是指湘、黔、桂三省(区)的通道、靖州、三江、龙胜、黎平、从江、榕  相似文献   
993.
海归学者是一类典型的知识转移载体和知识创新源泉.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这两个国际顶尖大学的64名中国海归学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美国的教育科研经历对他们归国后的科研产出及跨国合作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归学者在美国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归国后的论文数量正相关,说明学者的科研产出能力具有延续性.一方面,对于通用性强的学科,如纳米科学,研究者归国后继续保持跨国合作的意愿强;而另一方面,在美国发表了高质量论文的学者,归国后合作意愿却降低.结果为分析海归科学家的跨国知识转移和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吴沚堂 《今日辽宁》2014,(11):96-99
晚清学者王湘绮言“松浮欲尽不尽云”,抱朴先生曾在此句下注云:“松浮欲尽,可见者夥矣。世人皆见云雾缭绕之美,而不知松之面目,可作一笑耳。”先生这一注语,让我想到时人对先生艺事的评说,人言抱朴先生是书家,我言此只见云雾而未见先生之真相。借着先生的注语,我倒想说说抱朴先生的学术与艺术,以便更好地认识先生。  相似文献   
995.
郑爱青 《21世纪》2014,(5):53-57
2014年3月29日,杰出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劳动法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怀因病去世,享年86岁。人们悼念这位法学泰斗,是因其一生对中国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卓越贡献。这位被学生称为“亦师亦父亦长者”的老先生,一生都充满了劳动法情愫。本刊刊登该篇文章,以纪念关怀先生。  相似文献   
996.
<正>在前辈学者中,其庸先生应是我相处最长、受教最多的一位,算来已有三十余年,其中包括退休以后的十多年间,他仍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勉地治学诲人。按常理,我应当对他的治学理路有较多的领会和心得;而其实却做不到。究其原因,除去自身的浅陋愚钝外,实在因为先生领域广阔、造诣深湛。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兼学者、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境界,即以学问而论,  相似文献   
997.
正马良灿,男,1979年9月出生,回族,社会学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贵州省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第七批省管专家,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998.
《养性延命录》乃道教养生中的代表性著作,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此作品,即"缘督以为经"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角度分析,两方面既有分别,又相互融合,"缘督以为经"出自《庄子·养生主》,很多学者对此句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比采取其中庸之见,又分出三个小方面来论证其适中的思想,"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是《养性延命录》中的极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部分则从身与形的自我修炼来解读,更好地理解这篇养生学上的著作,通过不同层面的分析,可有助于更好的加强对《养性延命录》这部经典之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王德威在《"头"的故事:历史·身体·创伤叙事》一文中通过"砍头"意象否定了鲁迅小说的积极作用,将它仅仅看做是在"‘断头'的焦虑与‘无头'的恐惧"之间纠缠的艺术游戏。这种对待鲁迅小说的态度,对王德威来说具有一贯性。显然,王德威如此评判鲁迅小说,与钱理群等大陆学者形成了悖反。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王德威主要采用了文学文本的细读法,而钱理群等大陆学者主要在使用"参证法"。两种不同方法的运用包含了复杂的内容,既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又投射了研究者不同的文学批评传统和相异的情感立场。  相似文献   
1000.
石文 《21世纪》2000,(5):52-52
李泽厚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次讲演中说,如果说,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是保守主义,谭嗣同的“流血遍地”是激进主义,那么,我以为处在两者之间的康有为,恰好可算是“西体中用”的自由主义。张之洞强调的是维护、捍卫传统的等级秩序,谭嗣同要求用激烈方式打破这种既定秩序,强调人人平等。那么康有为则更多立足于个体自由,主张渐进地改变现存秩序。这便是我所赞同的第三派意见。“革命性的创造”,是彻底地打破、冲毁、推翻旧有的、现存形式模态、秩序、制度,尽速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我今天强调的恰恰相反,主张不必彻底破坏,迅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