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98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881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齐云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安徽五大名山之一。它虽然比不上黄山的奇险,缺少九华山的佛教氛围,但它确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即道教文化,这是齐云山最具个性特征的旅游审美价值所在。本文试从道教文化的特征、道教景观文化、道教建筑文化、道教石刻文化、道教习俗文化、道教传说文化等六个方面,就齐云山道教文化的审美价值.作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徽学动态     
我市21项徽州特色文化:徽菜技艺、徽派盆景技艺、祁门红茶技艺、徽派盆景技艺、祁门红茶技艺、徽州版画技艺、徽州民谣、黄山毛峰技艺、新安医学、徽州漆器技艺、徽派建筑技艺、轩辕车会、徽州傩舞、黎阳仗鼓、屯溪绿茶技艺、松萝茶技艺、徽州祠祭、五福神会、徽州民歌、徽州楹联、齐云山道教音乐——已正式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93.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种精致的哲学,但其基本的致思方式并没能够脱离商周宗教文化的影响,而由此带来的《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正因此《,老子》成为道教经典,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94.
李白诗歌与道教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李白诗歌与道教关系的角度 ,论述了李诗思维与语言构成上的两个特点 ,认为李诗充满浪漫化的思维范型与道教“重玄”哲学以及存想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 ,李诗语言构成也受到了道教“散花”科仪和“散花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道家道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道法自然"的思维模式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以及"德及微命"、珍视平等的价值观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生态学意义,同时为解决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胡义成  张燕 《阴山学刊》2001,14(3):39-45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系.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料分析,<西>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之作者.  相似文献   
997.
蒋艳萍 《船山学刊》2001,(1):114-117
前人从文学、哲学等多个方面对嵇康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则试图从其宗教信仰出发,通过厘清他与道教的深层关系未透视其高远的人生理想和超然的处世态度。一 要想探讨道教信仰对嵇康人生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嵇康与道教到底有何关系。大量史料证明,嵇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道教信徒,有着浓厚的道教神仙思想。 首先,嵇康与道士交往密切。最著名的有孙登和王烈。两人都是魏末著名道士,并被后世神化。嵇康与这两人的关系均非同一般。嵇康曾拜孙登为师,并从游三年,据《晋书·嵇康传》载:“康尝采药,游山泽,……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  相似文献   
998.
汪正龙的《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对20世纪通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四个主要理论派别——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个总体研究。该书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以基本问题的方式发掘并清理了形式美学的概念谱系。但是,作者对形式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形式美学本身,他还关注形式美学得以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渊源,关注形式美学与当代文学理论以及本土学术的关系。因此作者不仅以宏阔的学术背景为依托讨论了形式美学的“问题系”,还讨论了形式美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情况以及建构…  相似文献   
999.
道教与基督教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它们对和平的关注却是一致的.其和平观念的内涵是宽泛的,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还表示人与神、与他人、与内心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态;包括反对战争,敬重生命,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主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道教主张取法自然以致和平,社会的太平以天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太平为出发点和依据.基督教认为和平是上帝的旨意,主张以爱和正义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000.
《西游记》与道教:世俗性叙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钧 《学术交流》2006,9(11):164-168
《西游记》虽然主要由佛教、道教形象及其情节构成,但统摄全书的基本叙事观点却并非道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它不但对道教毫无敬意,而且内含反讽。这表明作者不是以道教立场,而是以世俗立场,借用道教题材来编自己的通俗故事,表达自己的世俗观念。《西游记》对道教社会特性的见解和反讽说明《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是道教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