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刘志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2):103-105
本文从法制角度出发,论述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法律制度,以阐明西藏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设立驻藏大臣是清王朝加强对西藏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认为驻藏大臣的设置是清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当时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它对西藏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并统领清军的制度,是清政府在治藏方面高于“怀柔”政策的重大举措。清初通过在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派兵驻藏的举措或加强或减弱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驻藏大臣统领清军及其制度对于维护西藏稳定和国家统一极具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及体系。驻藏大臣乃皇帝钦差,是总理西藏地方一切事务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权力。驻藏清兵军事、藏军操练以及维持地方安宁等,事无巨细,均受驻藏大臣统领和管理。研究清初以来驻藏大臣统领清军的制度及其体系,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制度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弥补以往之不足,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希清 《文史哲》2012,(2):46-56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曹勋自金朝的燕山府(今北京)回到宋朝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传达的宋徽宗宣谕云:"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他在随后所上《进前十事札子》和绍兴十四年编次的《北狩见闻录》中,又重申了这一宣谕。可见"不诛大臣、言官"的宋太祖誓约,应该确有其事。有宋一朝,"不诛大臣、言官"作为一条祖宗家法,已经得到宋朝君臣的公认。事实上,除特殊时期诛杀过少数几位大臣之外,基本上没有诛杀大臣、言官。宋太祖之所以订立"不诛大臣、言官"这一誓约,以及宋朝君臣谨奉之为祖宗家法,是最高统治者接受前代历史教训,为了巩固政权,采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必然结果。宋太祖誓约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在当今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社生 《中外书摘》2009,(10):63-64
黄马褂本来只是清代官服的一种。清昭连《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中说:“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为什么侍卫穿马褂?因为马褂衣长只及股,袖长至肘。行动起来利索。为什么后来唯独清朝能将“黄马褂”这个符号普及到“文武百官”?是因为清朝好这个。说到底清朝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个信佛的朋友,每次去寺庙烧香都要烧四根,而不是通常的三根,理由是“多烧一根,好让菩萨觉得我特别,格外记得我”。大臣之拜皇帝,那份善祷善颂,怕是绝不亚于信徒之拜菩萨,他们当然也希望皇帝和自己的关系与众稍稍有那么点儿不同,好让自己得到格外多的关照和好处。  相似文献   
17.
<正>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尊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  相似文献   
18.
敏思  周国栋 《现代交际》2008,(12):34-35
晚清,可谓是政局险恶,政坛险恶,人心也险恶,在这"三险"中做官能混个善始善终,实在是件很牛很不易的事,能达到这一点的高官寥寥可数,王文韶当属圆满。王文韶当过湖南巡抚、云贵总督,也曾在总理衙门当差,尚书、大学士的帽子都带过,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大印拿过,军机也进  相似文献   
19.
1904年7月英国人荣赫鹏进攻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离开出走,其留有的西藏政治真空给了英国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开始笼络九世班禅喇嘛,最终1905年11月九世班禅离境赴印。造成九世班禅出关离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身为驻藏大臣的有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泰在班禅赴印、在印、返藏的整个事件上的处理应变迟钝、手段空幻、姿态懦弱,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2日,野田佳彦正式就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民主党执政后两年内产生的第三位首相。野田上台之后,对前任菅直人内阁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若干重大修正,其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尤为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和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11月26日召开了"野田内阁执政后的中日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