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8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49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2004篇
社会学   471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6 毫秒
61.
机关牌事     
王雨  越一尘 《领导文萃》2006,(5):176-177
条条大道通罗马。想升官,路径很多,在我们局,打牌是捷径之一。要想进入领导视线,光会工作不行,还必须学会打牌。有朝一日,领导心情好,喊你“上阵”,那你的机会就来了——领导给了你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进步牌局里盛行打“进步牌”,一周七晚,夜夜牌声一片。许多想“进步”的年轻人都以能跟领导打“进步牌”为荣。当然,打“进步牌”是有规矩的,首先,你必须来“荤牌”,这是进入圈子的先决条件;其次,如果进入了圈子,但你不会输给领导或者输不起,可以肯定,你也“没戏”。进了圈子再退出来,等于自毁前程。局办公室秘书小刘便是热衷打“进…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虚拟制造模式的动因、内涵和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虚拟制造的实质是价值链的重构。以东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证 ,进一步探讨了虚拟制造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虚拟制造支持条件的分析 ,作者认为虚拟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可供选择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3.
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来源于大科学,也是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借助于举国体制,我国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它具有效率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上的"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崇高的精神推动力、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体制上的科学决策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人为的规划引导、国家意志等局限性.重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借助均衡治理视角,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到多元参与型举国体制的转变,注重政府规划性与科学自主性的均衡,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的均衡,实现有组织创新与自组织创新的均衡.  相似文献   
64.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第三方角色。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公信力下降的问题,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针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独立性和自治能力差、组织资源不足与效率低下、组织管理者渎职腐败以及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重构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旨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和灵活的优势,实现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随着国家民族文化产业的推进,藏族唐卡向外传播的范围也随之扩延,从相对传统封闭的家庭和寺院的佛堂,日益频繁地流转到藏地以外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公共空间的展厅。空间的转换意味着,围绕"唐卡"这个视觉图像而形成的一整套观看机制,包括从观看空间、观看主体及其观看模式,乃至观看对象——唐卡其本身的内涵也都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66.
现代化过程中族群文化重构与民族自我认同加强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维护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要求中所体现的族群性与国家认同并非对立关系,各民族文化重构过程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具有同质性,有着共同的目标及能动性结果。各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自信宏观叙事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框架下提供了国家认同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67.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21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正在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解偏差,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读。他所主张的审美化包含两种:一种是浅层审美化,包括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和电子媒介塑造的虚拟空间;一种是深层的思想的审美化,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在他看来,浅层审美化是深层审美化的外显结果,解决浅层审美化带给人的感官麻木等弊端,除反思现代知识的审美化取向,倡导美学的超越性和跨学科性之外,还存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审美的中断和非电子经验形式的关注等。韦尔施所谓的重构美学是基于美学当代发展,是美学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他对美学未来的乐观期许。  相似文献   
68.
艾滋病的出现与蔓延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的道德偏向和伦理亏欠。阎连科、宋江鹏等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了艾滋病蔓延过程中的伦理缺失: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理念和医疗行业的失序;现代人重利轻义的道德观念和性自由意识的泛滥。通过对艾滋病及其患者遭遇的描述,作家希望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生命价值和健康权的关注。这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灾难降临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9.
当代中国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尽其所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力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说中国话。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的重构,一是高度融合历史厚重的传统民族文化,二是广度契合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语言,三是深度结合全面转型发展的中国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0.
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以其凝练、透彻的意象,质朴又深邃的叙事为读者提供了直面现实和反省自我精神世界的途径。以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世界的空虚、盲目和愚妄。在物质日益繁荣的同时并没有带来精神的欢愉,现代世界正处在一场精神生态危机中。圣·埃克苏佩里以洞察生命本质的角度,意在传示一条通向人类文明"理想境界"的道路——生命价值的重构以及精神秩序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