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金庸将理想和幻想符码化,建构了一个美好、虚拟的性别乌托邦世界。在这个性别乌托邦中,主要女性形象呈现出这样的共性:容貌姣好、纯真善良、用情极专等。总体看来,此种模式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寄托了金庸时理想女性的期待和向往,也是对现实爱情缺失的一种补偿;二是继承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审美界定;三是以现代文化意识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改造,并从现实需求出发迎合了受众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2.
《琼州学院学报》2018,(1):90-95
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非常丰富,尤其以偏执女性更加富有特色。她们是封建男权的牺牲品,有着永远无法安顿的灵魂,她们是走投无路的叛逆者,是命运的抗争者,更是偏执的固守者。在与自身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她们的叛逆与挣扎被无限放大,坎坷的命运与扭曲的性格使她们成为女性中的"偏执狂"。这些夸张变异的女性形象,是对中国传统妇女形象的颠覆。金庸笔下的偏执女子主要有因情偏执和因武偏执两种类型,金庸塑造偏执女子的成因主要有男权压制以及多元化创作的需要与现代意识的动因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3.
也许是自穷乡僻壤长大的原因,我天生就匮乏纯文艺气质。所以到今天,《红楼梦》是四大名著里我唯一看不进去的,春树和村上春树在我眼里一样是凡品。最初接触到电视,受影响最大的是港片《霍元甲》。上初中时,不可救药地迷上金庸、古龙。  相似文献   
54.
补充维生素P     
林羽 《当代老年》2009,(4):37-37
金庸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解脱不出的苦恼,相形之下,活得最洒脱的,大概就是“老顽童”周伯通了。对于“老顽童”活得自在开心的缘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条理由不得不承认,“老顽童”之所以返老还童,就是因为他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相似文献   
55.
【正】在金庸的小说里,令狐冲是个很值得揣摩的人物。很多年轻人(包括我)都羡慕他习得高明剑法,虏获美人芳心。金庸大师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年轻人都想凭借小聪明旦夕之间就能掌握独孤九剑,而不愿像杨过那样在深山里苦练玄铁剑法。专业出身是招牌,令狐冲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化中下层人物的复杂内涵,堪与阿Q媲美,表现了生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含义。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金庸小说完全可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57.
金庸武侠小说的过目不忘母题,或直接化用,或弱化、化嵌、合理变形。该母题确立,来自中古时期的佛经传译,其间印度与西域僧人来华的博闻强记,引起了中原人极大的惊奇、钦敬与效法,佛教密宗,对母题确立有最突出的贡献。金庸小说中的超人记忆描写,主要体现在女性人物上,这与金庸小说整体上对于女性的人文关怀合拍。金庸还关注到,女性的惊人记忆力拥有及使用,往往会伴随着沉重的代价。在“精英淘汰”机制支配下的“削强适弱”心态,使人们不愿将“过目不忘”荣誉再送给男人,女性拥有这一特异功能则较易于被接受。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千年流变中,儒学与佛教、道教的基本精神已经溶解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金庸小说博大精深,其深蕴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令人瞩目。本文拟从师法自然、应和天理与掌握自然、运用天理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金庸小说作品中庄子精神如何使其小说焕发出温润的文化光芒。  相似文献   
59.
歪批金庸     
《阅读与作文》2007,(5):15-17
查老先生退隐之后,武林群雄无主。后来的古、温之流,功力相差太远,不值一提。最近听说查老先生久封越女剑,重操吴王戈,改行写历史小说。不知成就会不会超过高阳、南宫博及当今大陆最走红的二月河,再建一代霸业。  相似文献   
60.
近两三个月来,有关北京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大换血”的几条报道。如石击水,在各路传媒上引起阵阵舆论激浪。特别是围绕最初的一轮报道所刻意凸显的“金庸PK鲁迅”“《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这一细节,赞同者和贬斥者很快在网络、报章和电视上形成了壁垒分明、互不相让的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