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经济     
《领导文萃》2013,(4):133-134
"人民币时刻"正加速到来很快,所有与中国做贸易的公司都将经历"人民币时刻",因为它们意识到,中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是制定长期战略的问题,而是它们必须在此时此地就要应对的问题。人民币的崛起预示着,全球金融系统将发生重大变革。当前,人们在急着研究人民币对全球企业、银行和金融中心的新作用,人民币的崛起速度要比人们所认为的快得多。专家们也对市场泡沫和中国经济持  相似文献   
52.
以金融生态视觉分析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存在的金融生态外部环境、金融机构效率、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等问题,并提出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康力 《科学咨询》2010,(4):15-15
以金融生态视觉分析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存在的金融生态外部环境、金融机构效率、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等问题,并提出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佳煜 《决策探索》2007,(19):56-57
怎样把城市打造成一个品牌 独特鲜明的城市品牌定位无疑是有助于城市发展的.如香港定位为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此聚集;日内瓦、维也纳的城市品牌的定位是会展,全球知名的重要会议都争着在那里举行;夏威夷火奴鲁鲁、印尼的巴厘的定位是国际度假,于是每年的黄金季节,它们的沙滩上都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苏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新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落实"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6.
阮应国  周浩 《决策》2011,(10):I0018-I0019
区域金融中心是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由于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国内的一些地区和大城市开始注重建设和发展金融中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继续实施,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龙头,对金融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南京作为我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近年来金融业蓬勃发展颇具规模 ,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在实施沿江经济发展战略之际 ,南京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将为南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南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 ,加快实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南京的金融业 ,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本文拟对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义、条件和具体推进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8.
21世纪的海洋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主要海洋国家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经验表明,海洋金融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动力和新的增长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长远看,"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都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海洋经济、海洋金融和金融中心理论以及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的梳理,可发现金融中心形成因素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国际金融中心3.0概念.同时,通过对近10年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分析,可发现全球金融中心出现明显的海洋化趋势.进而借鉴传统"海权思想"和经典金融中心理论,在IPE分析框架下提出:我国应把海洋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重点,加快新一轮金融中心建设,培育国际金融权力;建议在渤海湾区建设第三个金融中心,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海洋金融中心,形成渤海湾区金融枢纽和沿海金融中心带,整体提升海洋金融影响力.  相似文献   
59.
一方面,构建了包括金融密度、金融浓度和金融速度在内的金融竞争力显示性指标;另一方面,也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开放信息和要素投入在内的金融竞争力解释性指标,这两大类指标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标准化法、聚类分析法、相对指数法、因素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的总体情况、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层级类型之间的城市金融竞争力差异比较大,但总体在朝着向好的趋势发展;(2)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明显,由"纺锤形"的结构形态向"橄榄形"的结构形态演进;(3)"城市金融竞争力"这一重要被解释性指标与"科技创新、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开放信息、要素投入"所构成的解释性指标之间具有较为稳健和强烈的显著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金融竞争力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0.
金融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要加快深水航道、航运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建设,更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