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40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二三十年代的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授队伍。两校取得在当时国内高校中突出的专业建设成就、学术水平及其在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是与这一教授群体分不开的。本文对这一时期两校教授选聘工作进行探讨,并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2.
北魏金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金陵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皇陵。在史书记载中,北魏金陵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和金陵三处。虽然这三处金陵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认为,云中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是北魏早期的皇陵;盛乐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是北魏定都盛乐时所建的皇陵;第三处没有冠以地名的金陵则应在今山西省左玉县的大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103.
田汉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巨子,他对中国戏剧、电影事业的丰功伟绩,几乎无人不知。今年是他110岁诞辰,也恰恰是他辞世40周年,这使人不禁想起他当年在南京那些不寻常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04.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宫中行乐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丽辞书写所标示的谪仙追梦长安,始于行乐,终竟失乐的梦幻隐喻,成为其贵游身影与谪仙困境的重要前后对照示意图绘,可以视为诗仙李白长安追梦之旅及其情志焦虑的重要文学隐喻。也正是本文所尝试观照与诠释之论述旨趣所在。其中具体借由骈俪、声律、焦虑三者绾合又彼此互涉,从而映现诗仙李白供奉翰林文学侍从短暂生涯,并且深具行乐与失乐彼此互涉,又表里相应的"美丽与哀愁"贵游困境隐喻。  相似文献   
105.
《金陵瞭望》2005,(22):57-57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0月9日向我市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做好2006年度《南京日报》、《金陵嘹望》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唐代道士在长安宫廷的活动,揭示道教与政治、道教与学术的相互关系,说明道教对唐代的大一统和长安的学术界都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肯定道教在中国政治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为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宗教学作了点滴尝试。  相似文献   
107.
词史上名篇迭出的金陵怀古词,借怀古以伤今,具有丰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社会现实意义,并呈现出境界开阔、感慨深沉的苍凉壮美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8.
《金陵瞭望》2006,(6):58-60,F0003
借梅花节的东风,南京餐饮业的盛大集会——“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百年汤沟名店名菜美食月”,于2月26日在古南都饭店揭幕。活动主题是:赏金陵市花,尝健康美食,品百年汤沟。活动内容有贯穿美食月全过程的“名店名菜大联展”,大联展以南京餐饮业在2005年“十运”期间举办的“名店名菜大联展”中评选的40家名店、80个名菜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9.
金陵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 ,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 ,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 ,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 ,其基本精神即先进性是进取精神、争胜意识和爱国主义。在南京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中 ,只有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 ,才能不断增强南京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相似文献   
110.
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和金陵神学院是1949年前中国新教教会最重要的神学教育机构,其中一所为大学神学院,一所为独立神学院,两所神学互争雄长,各领风骚,掌揽着中国新教高等神学教育发展的大势。对此两所神学进行比较,可勾勒出中国新教高等神学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并且可看出中国新教神学教育的重心发生从大学神学院到独立神学院的迁移,乃是此两类神学发展的必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