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1.
何玲璐 《天府新论》2007,(Z1):31-33
中产阶级是指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群体,在西方即指人口数量最多的阶层。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收入方面的概念,还是一个政治概念,即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阶层。中国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转形,分化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但这个中间阶层不等于西方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它在中国产生的时间很短,数量有限,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框定在经济范畴的模糊名称“中等收入阶层”,与西方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陆文坛兴起了一个"底层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下岗工人和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命运与抗争。其中一些启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资源的作品(如《那儿》、《问苍茫》)又被命名为"新左翼文学"。这些作品及相关评论既包含一些新的因素,如从前国家意识形态里汲取抗争性资源,又往往非历史、非逻辑地解释中国左翼文化传统,导致"新左翼"命题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涵义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反而使之狭义化。但使"新左翼"狭义化的还有对"左翼"价值持怀疑、否定的论者,在他们的意识里,阶级论和阶级分析本身就是虚幻而荒谬的,结果不仅使他们放过了对以"社会主义"之名长期存在的"身份制"等级社会分析的契机,又以一种"西方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历史幻觉,面对非规则变动着的当代中国,并衍生出包括"纯文学"在内的各种新意识形态观念。随着所有制改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政策调整,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急剧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旧的身份制社会尚未改变,一个庞大的底层社会业已形成。这给已经习惯于"纯文学"写作的文学界带来道德压力,也使与"纯文学"观相悖的"底层文学"应运而生。但"底层文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争议,其本身在创作和理论上也问题多多,无论是"底层",还是"新左翼"都很快沦为没有生长性的命题。或许,不是从文坛既有问题,而是从"底层"、"新左翼"所黏合的"问题状况"着眼,新的可能性才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主纽在于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编纂与研究的风雨历程。文章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编纂与研究之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时期,文章分别选择了一种文学史名著作为该时期文学史著作的代表,试图通过对三个时代三部文学史名著的剖析来透视不同时期文学史著作和文学史史观的不同特质。最后,作者提出“重写文学史”需要建构多元化的文学史观和铸造个性化的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宪法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中,首先应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作出准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对宪法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分析,并由此引导学生明确和掌握学习宪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新城 《中华魂》2014,(7):18-21
近年来围绕着民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世界上有没有抽象的、纯粹的、"普世"的民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对民主问题要不要做阶级分析?我想就此谈一点看法。中央多次提出,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看,划清这两种民主的界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有的人声称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文章自阶级分析的视角,探索了转型中国的家庭规模与家庭生活状况。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受人口流动的影响,工人阶级的家庭户规模稍小于中产阶级家庭;虽然中产阶级家庭的消费能力较强,但其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却小于农民阶级家庭,所以,要启动消费,就需要首先增加底层阶级的收入水平;在所有的阶级中,连一套住房都没有的成年人很少;在中产阶级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较高,这会拉大中国各个阶级之间的财产占有差距;各阶级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对其消费能力的负面影响;医疗负担重的问题对农民阶级家庭影响尤为严重。在遇到家庭生活问题时,虽然各个阶级都以家人与朋友为最大支持源,但农民阶级更依赖乡土社会的支持。最后,令人高兴的是,各个阶级都感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和睦。  相似文献   
19.
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并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等。而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就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动力、前途,区分了敌、我、友,树立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解决中国现实社会实践问题的光辉典范。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分析比较马克思、毛泽东关于阶级学说的思想,无疑对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处理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是正确认识阶级社会阶级阶层现象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内涵丰富、内容完整,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对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分析认识现阶段的阶级阶层问题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