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15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79篇
理论方法论   283篇
综合类   3848篇
社会学   28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文章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就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学术重镇与诸多热点主题,包括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属性与中国印记,但也受西方有关话语体系研究的影响。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仍将快速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学科建设、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2.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93.
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用于定性地解释某些宏观政治问题,而其解释人类日常生活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解释力缺失已经成为新时代该理论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审视,生产方式在整个唯物史观体系中都具有不可置疑的核心地位,故应以生产方式为核心构建新的解释应用话语体系,这样做既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忠实捍卫,又能对传统理论解释体系中存在的疏漏加以完善,同时较好地弥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憾。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开展和验证,使青年学生不但亲身体会到创新体系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对当前大力促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94.
王安忆的“三恋”及《岗上的世纪》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本真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女性意识又不免染上了男权话语的色彩,形成了“双声”同构的两性话语共生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作品的结构安排、形象塑造、叙述策略等方面加以论述,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对作者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在人们言语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维持的基石。里奇发现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除遵守会话合作原则外,更经常遵守礼貌原则。我们可以运用间接法,模糊限制语和某些修辞手段等策略来恪守礼貌原则,这几种策略有一个共同点:不直接遣辞达意坦率直言,而要拐弯抹角委婉意会。此外,礼貌语言存在着级别差异,所以在应用这些策略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话语内容、说话对象和说话场合来变更礼貌的级别程度。  相似文献   
96.
林白的小说创作是一种较到位的女性写作。她从女性自身境遇出发,考察女性个体生命的存在,体现出一种女性意识的自觉追求。本文试图从林白的意义上来解读其作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孤独飘泊的魂灵进入其作品内容,归纳出林白小说的三个层次:即成长之旅、情爱之殇、生命之思;下篇以自身书写的世界为题,分觉醒自我、书写自身,女性写作展开,将林白放在历史与现实、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展露其个性:“通道”、“记忆”与“飞翔”确立了她写作态势的与众不同。在审视女性的心理特征上,她继承衔接起了一段历史,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出个人话语  相似文献   
97.
走向“被看”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美学走向当代形态、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的进展中,“看”的美学有着走向“被看”的因素,且经历一个由沉沦到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
从新历史主义"文本是话语竞争、角力场所"理念入手,分析小说《嘉莉妹妹》文本内外话语博弈生态,即参与博弈的主要话语的内涵及其蕴含的等级关系;认为德莱塞在话语博弈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身份利益的需要,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重构,并采用暧昧的手法颠覆传统道德观,借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99.
平路从首部小说《玉米田之死》创作以来,其浓烈的台湾情结与政治关切贯彻始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涉及性别书写,在《行道天涯》《百龄笺》《何日君再来》《婆娑之岛》等小说中不断实现从私领域到公领域的跨越。《东方之东》中细腻挖掘女性空间、呈现女性不断书写的意义及描摹复杂的两性关系,通过故事、信件、简报、小说等不同形式的叙事话语,众声喧哗,在古与今的虚实交错中呈现性别关系、父子关系、台海关系等诸多复杂的纠葛,平路始终如一的台湾关怀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0.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话语呈现出“张扬个性但不显轻狂、追逐新潮但不失理性、趋向世俗化但不至媚俗”等特性,面对时代的变迁和青年教师话语特性的变化,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失真、失效、失时等困境问题。为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创新融合,以提高其真实性、真诚性与准确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