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67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7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874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汉语夫系亲属面称和背称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面称属于从夫称谓类型,而背称既有表示姻亲关系的从已称谓,又有拟血缘的从儿称谓.研究这些称谓,尤其是陕西关中西府亲属称谓的存古性质,有利于汉语夫系亲属称谓的解读.从关中西府等地以男性亲属称谓称呼女性的现象来看,夫系亲属称谓中的从夫称谓、从儿称谓都是古代男权以至于父权文化的遗留.  相似文献   
72.
作为当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伊斯兰“中间主义”认为,伊斯兰文明的首要信息是中正与和平,伊斯兰教反对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不同文明间应开展平等对话与交流,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的友好交往是人类共同发展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卡塔尔大学教授尤苏夫·盖尔达维是这一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对其主要思想作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他的中正、中和思想对于维护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促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世界和平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细雨 《公共关系》2001,(5):63-63
日本的索尼电器公司,可谓世界上财大誉高的超一流公司。公司总裁盛田昭夫为其迅速发展壮大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
刘永祥 《人文杂志》2012,(1):137-143
"新史学派"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三大史学流派之一。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新史学"派史家梁启超、萧一山、张荫麟、吕思勉等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勇于进行体裁创新的优良传统,充分吸收中西史书体裁之长,不仅提出许多卓有见识的编纂主张,而且进行大胆地史学实践,创造出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综合体裁,对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二、寓传统体裁的精华于近代章节体之中;三、纪事本末体与典志体的大胆糅合。这不仅说明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发展趋向多元和综合,而且也证明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与近代西方新史体之间存在共通性,其精华符合于近代史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世界的很多文字具有不同的造形特点,文化内涵和命名方式。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是从文字学角度根据文字语义和寓意命名。本文从“文字造形”的角度探讨了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并对“文字造形”一般的结构拆分和命名对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6.
吴丰培先生所藏<道光拉萨厅志>不仅其序大而无当,而且其中将别蚌寺(哲蚌寺)和米堆寺误认为是两个寺,将大召寺、菊岗寺也误认为两个寺,这使人很难相信作者"宦藏地久".另外,该书作者李梦皋生平并无其他文献可佐证.有清一代,拉萨亦无厅之建制.更重要的是,这本自称完成于1845年的书,其诸多程站记载,竟与1907年出版的日文书的一部分雷同.而这一部分的内容是19世纪70年代末印度间谍南·辛格进出拉萨的路线记录.其中,几十个地名,竟然连距离和里数也基本吻合,由此可证,所谓李梦皋所撰的<道光拉萨厅志>应为伪作.  相似文献   
77.
自唐代武侯祠中塑像之后,历代逐渐增多。清康熙年间武侯祠重建后,两廊塑像已成规模,道光年间调整后沿袭至今。各尊塑像具体塑制年代的考述。1971年至今的塑像维修保护。对塑像保护不利因素的讨论。  相似文献   
78.
阿尔寨石窟第31窟窟门南侧西壁有一铺毗沙门天王变相图,该铺壁画的内容包括毗沙门天王尊像、毗沙门天王征战、明王护法、奔马猷宝供养、上师说法等五部分.毗沙门天王是佛教护法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其造像最早可能出自汉唐时西域强国于阗.阿尔寨石窟壁画的毗沙门天王人物造型同唐、五代壁画人物造型基本一致,具有中原传统绘画的特点,但与唐、五代敦煌画像有所不同的是毗沙门天王手持标识物和天王周围人物布局起了很大变化.毗沙门天王变相图反映了在蒙古贵族东征西伐的背景下,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的保佑,表达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同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蒙古贵族对财宝的需求也越来越膨胀.对战神、财神的崇拜集于毗沙门天王一身,在天王尊像手持物中得到体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图像中蒙古族形象民俗学资料及第32窟提供的回鹘文"四天王赞"可以大致判断,第31窟毗沙门天王变相图中上师说法的场景,可能是八思巴字创制之前一次关于藏传佛教重大佛事活动的场面,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征战图像中的骑士和上师说法的人物着装均为蒙古服装,与唐、五代毗沙门天王眷属所着汉族宽袖裙福不同,具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族特征.这些特征表明,这是一幅蒙元时期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79.
汉魏六朝是中国叙事传统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基本事实是:由子、史传统衍生出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轶事小说),即笔记小说,表现出一系列与正史和辞赋有所不同的叙事风范.在注重文笔之辨的时代风气中,伴随着"谈助的名士化"和"传记的见闻化",笔记小说的叙述呈现出四个显著特征:不注重人物生平的完整性;大量采用限知叙事和存疑语气;风格简淡,有别于史家的庄重和辞赋的绚烂;而粗陈梗概,.删削细节,则意在回避现场感,与辞赋之致力于强化现场感迥异,也与并不完全排斥现场感的史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0.
从《古代文学》、《美学概论》等课程着手,运用人类学"志"这种田野调查法,结合校园景观植物资源,建立校园人文植物志,发挥其多方面的人文通识教育功能,既培养了学生的植物科学观和生态文化观,又达到人文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