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巴洛克风格是流行于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奢华的一种建筑风格,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甚至是当今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的整体风格.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的特点,巴洛克式的服饰注重层次感,裹胸束腰,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  相似文献   
72.
二十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希穆涅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推进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之思,抵制艺 术领域庸俗化、形式化的不良倾向,从音乐、小说等具体艺术形式入手切入艺术的语义化、艺术客观化、艺术形式等问题研究, 融入了人道主义、社会历史、实践、意义等理论批判维度与方法,体现了一名东欧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勇气和求 真精神。 希穆涅克对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可为当代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提供一 些良好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73.
在汉文史料中,清代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一直缺少准确的编户数字。柔克义在1889和1891年的两次考察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户数,对于认识清代该地区的藏蒙人口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相关考察文献尚未在国内出版,有关研究也未能引用其著述。本文将柔克义旅行文献中有关清末环青海湖和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考察记录进行归纳、考证和分析,并置入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与民国汉文文献进行比对,对清末青海方志以及民国人口调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初步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三十年代该地区藏蒙人口衰减和增长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74.
金代官印迄今公布逾900方,并尚有未公布者,在遗留至今的历代官印中,数量居首.猛安谋克印是金代特有的官印.纵观金代官印各著录及印谱中,相同印文的谋克印几乎未曾重复出现过.从玺印文字和官印制度两个角度考察了《金代官印》一书收录的"窟忒忽达葛谋克印"三方印模,推论三方印模实际应该是两方印章,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材料又探讨了一个确切的谋克有两方印章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存在人类学派"代表学者科西克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潮深度融合,深入捷克社会主义政治、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批判,提出了"结构辩证法""辩证意义批评"等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命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辩证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理论范式,彰显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多元开放、实践与人道主义的批判特色,对于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6.
正2014年6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为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湖北省委明确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排位,不论资历先后,都排在副书记之后、其他常委(党组成员)之前。这一消息在中纪委网站公布后,"领导如何排名"成了近日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7.
本文详细介绍中世纪克普恰克语文献<库曼语汇编>的编写,流传过程和基本内容.研究它对了解中世纪突厥语言与文化、突厥语的发展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79.
1908至1948年间.美国政府派遣柔克文、托尔斯泰等与西藏发生联系,并且接待西藏商分代表团访问美国、这是其与西藏地方的早期联系时期。本文通过中外外交档案资料披露了这一过程.揭示了美国早期插手西藏活动的事实。这对于我们认清美国干涉西藏问题的历史由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通过各自的自然本原论奠定了中西早期哲学的重要基础。二者在相似的世界秩序与自然本原追问中,推理出了“无”与“无定”的自然本原,反映出中西早期哲学逻辑路径的共性。二者的自然本原论,又表现出具体思维路径上的时间型与空间型区别,反映了中西早期文明形态的差异。共同的逻辑理路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的自然本原论,在“自然”观念、价值论特征以及“无”与“无定”的本原地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差别,深刻影响了各自文明的思想走向。理性在人类早期各大文明中的普遍性与人类精神道路的多元化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