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如果你的老公对你不忠诚,而你却依然爱他;你的青春已然不再,却想用整容留住丈夫的心;如果你用尽所有办法还不能柳暗花明,但你又不想放弃——你该如何?本文女主人公索菲曾经面临这样的困境,但如今已经云开见日。  相似文献   
32.
思衿 《东西南北》2010,(5):34-35
海地有句俗语:“对苦难而言,海地不是陌生人。”确实如此,政局动荡、贫穷饥荒、飓风频袭……灾难对于大多数海地人来说,早已像吃饭一样平常。然而,1月12日下午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更把海地推向灾难的深渊……  相似文献   
33.
半熟友谊     
从早期的聊天室、QQ、博客、MSN,到微博,网络改变着熟人的联系方式、相处模式,也在改变着人们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在挚友与陌生人之外,更多的人成了我们"半熟"的人。刷新一下微博首页,就可以看到每个自己关注的人的最新发言,了解他们最新的变化,是出差外地还是仍在居住地?是健康还是染病?只要他们愿  相似文献   
34.
妮妮 《伴侣(A版)》2008,(10):41-41
正一个爱我的男人从另一个城市打来电话,想要我一夜的激情和时间。我想,我之所以变得不单纯,全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引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变得暧昧。周围的同学、朋友、陌生人,看到的故事,听到的传  相似文献   
35.
[作文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父母工作忙碌而没能给你买早餐时。你是否能毫无怨言地自已解决?同学不小心弄脏你心爱的衣服时.你是否能大度地说没关系?在拥挤的街上,陌生人踩到你的新鞋时,你是否能报以宽容的一笑?  相似文献   
36.
赈灾·民间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40-41
当那么多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慷慨解囊,甚至有人将自己带着体温的钱捐给灾区当那么多平凡百姓不约而同地卷起衣袖踊跃献血,甚至挑战了血库存血量;当那么多私家车主组织了庞大的车队运送各类救援物资奔赴灾区,甚至造成了道路堵塞当那么多无名英雄不顾个人安危申请去灾区傲志愿者照顾受灾的同胞,甚至让没能达到志愿者条件的更多热心人只能通过媒体急急询问:“我能为灾区做些什么”,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一股宏大的暖流已然让所有的人感动其中。  相似文献   
37.
奚兆永 《中华魂》2008,(5):56-58
2007年12月17日的《学习时报》发表了某教授的《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一文。一看题目就很令人费解:难道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威胁,需要挺身而出来加以"捍卫"吗?及至通读全文,方才知道,此文绝不是为了"捍卫",而是竭力宣扬市场万能、市场  相似文献   
38.
英国学者怀特和纽琳最近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有失偏颇:纽琳只偏重个人对共同体的责任这一角度,而怀特则把个人和共同体看作对立的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洞察。事实上,华氏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我们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较为宽广的语境中展开。虽然华氏并没有用过“情感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的有关思考跟发明这一术语的威廉斯可谓不谋而合:在威氏那里,情感结构意味着一种“深度共同体”,而只有在这深度共同体中,“沟通才成为可能”;华氏在想象共同体时所关注的也恰恰是怎样使上述沟通成为可能,因而他心目中的共同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深度共同体。华氏的诗歌还让人想起艾略特。后者直接把共同体的命运跟对待死者等陌生人的态度联系在了一起,而华氏早于艾氏一百多年就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而且给予了诗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39.
陌生人:布迪厄的生活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国华 《河北学刊》2004,24(1):61-66
法国学者布迪厄的外省中下层的社会出身,为对布迪厄本人的祛魅解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视点。布迪厄的自视为陌生人的反体制性情,一方面为其批判性的反思社会学提供了巨大能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认知视角,使其看不到改变现实的希望。  相似文献   
40.
传票从天而降.自已的房屋成了别人的“产权”,陌生人拿着诉状要将自己赶走.年过半百的老黄夫妻竟然碰上了这样莫名其妙的“抢房”。不久前.浦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状,原告老黄夫妻与被告任先生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房屋产权恢复原来登记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