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414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中国古代王朝的整个政治结构与权力运作,是围绕着皇帝和各级官吏发展起来的。皇权又是封建王朝基本权力的渊源。皇权的表现形式,既有其各级政府机沟内部的决策运作,也有令其臣民望而敬畏服从的外部象征c二者互为表里。互相配合,形成封建王朝政治的核心。本文拟对皇权的外部象征作些探索,以就教于方家。一、都城与宫室都城与宫室是皇权最重要的外部象征之一。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争战时。丞相萧何留守长安,修建未央宫,立东阈、北闭、前殿、武库等宏大建筑。刘邦返长安,见其壮丽,很不高兴,对萧何说:“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来…  相似文献   
62.
《领导文萃》2008,(1):7-8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但现实情况却很不乐观。新华网进行过一项调查,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从文学与道教、儒学、佛教、任侠之间关系诸方面入手,对隋唐文学史现代研究成果作了综述.明确了该段文学史之前期之继承,即继承六朝思想学说之多元化;后期之变异,即反映了旧学向新儒学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64.
新华 《中国农村》2007,(6):18-20
《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希望广大读者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65.
隋唐律令制度博大精深且积极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以至影响古代朝鲜和日本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过,由于各国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古代朝鲜、日本等国虽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但仍保持着很多自己固有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6.
创办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学校——桐城学堂,是吴汝纶实施近代教育的唯一一次实践,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办学公文稿》则凝聚了吴汝纶在中国处于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改革教育的诸多思考,是研究考察吴汝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7.
《老年世界》2008,(10):26-26
“限塑令”征求意见稿公示以来.广东各大超市、商场纷纷确定自家环保购物袋的价格。各大卖场还各出奇招,如“绿色通道”、免费派发等,让市民有一个“心理过渡”期。  相似文献   
6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为此,苏教版教材设计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有卡通漫画、动物故事、生活场景……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69.
随着史学的发展以及史学跟社会生活关系的更加密切,人们加强了对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使用,从而推动了历史文献学的进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历史文献学成长起来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史书部类趋于定型,另一个方面是史注取得了巨大成就。史书部类的趋于定型,是史书在数量上迅速发展和种类逐渐增多的要求。史注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三国遗事》是韩国最早而完整的佛教史著作,也是韩国第一部通史性著作,保存了韩国上古时代丰富的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