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71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4059篇
社会学   24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杜丽萍 《兰州学刊》2012,(1):160-165
南宋词人推尊周邦彦的方式之一就是"和清真词",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遍和清真全集更是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三人的和词格律上恪遵原词,内容上和意为主,特色上各有千秋。在周词经典地位的生成过程中,"和清真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词汇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累积有助于高效运用语言,词汇量的丰富与否也是决定语言教学效度的关键要件。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如何教"和"教什么"的争议与困惑,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高效快捷的教学策略,本文拟从现行词汇教学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入手,通过"词块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提升词汇教学的效度,以促进学生阅读等接受性词汇量向写作、翻译等输出性词汇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3.
英语中的声色词在语际交际中是不可忽略的语言现象.不同的声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表达方式和表示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可谓变化多、活力大、使用率高、表现力强.声色词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运用得当会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翻译这两类词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细心推敲,尽可能再现原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  相似文献   
104.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角度的研究特点和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5.
基本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由于人们的生理机制、认知机制相同,具有相同的语义原型,又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具有相同的认知意义。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基本颜色词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更好地研究英语名祖词的分类标准,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例证分析法,以名祖词来源为出发点,在总结国内外名祖词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的新原则——真实性。在此原则指导下对英语名祖词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丰富英语名祖词的相关研究,服务于英语词汇教学,进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表达同一概念时,词汇被赋予了许多的联想意义。掌握汉英颜色词不同的文化联想意蕴,并且了解产生这些不同联想意义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还能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8.
郭杏芳 《学术探索》2012,(6):134-137
苏东坡对词的最大贡献公认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和社会功能,提升了词的品位,指出了词的向上一路,使之与诗相媲美,成为传统文学上的双璧。他对词的创新在贬居黄州时期表现更为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通过对他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及创作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黄州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人文环境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思路,是苏词创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9.
夏敬观是晚近词坛著名的词学活动家,其词学活动及词学著述对晚近词坛影响甚大。夏氏词学理论及时总结了他和当时同仁词创作的经验,又是晚近词坛继承王鹏运、朱祖谋等人应用小学方法研究词学整理词籍开创词学研究新格局的重要创获。夏氏词论不仅深化了清代以来对词格律韵调的研究,而且深化了对唐五代北宋词的研究,还总结和深化了历代关于“词”“学”关系命题的思考和探讨,在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典"式语法著作。"文典"式语法著作贯穿着一个基本语法理论内核,那就是"品词"体系。在研究具体的语言对象时,东亚三国学者使用"品词"上各有所侧重,按"品词"分类情况不完全一致。站在东亚语史角度,可以看到,东亚三国"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存在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环流"现象,即由模仿英国"英语文典"等西方"品词"语法理论体系而创造了日语"文典"式"品词"著作理论体系,风行于日本之后,又进入到了东亚中国语、韩国语研究中来。因为特殊的时代关系,日本学者又有机会极力推广"文典"式"品词"著作语法理论体系,对中国和韩国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日两国语法学者对"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局限的反思,是各自国语语法理论体系变革的需要,具有摆脱《英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束缚,进而建立"东方语法模式"的"东方民族语法研究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