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65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534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1177篇
社会学   362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班都拉的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 ,分析其精神需要 ,提出外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外语课堂组织原则、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外语教学中通过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 ,加之科学的强化行为 ,达到应试与素质教育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是人们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所具有的满足自我和社会的价值而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的一种内在渴求。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着人的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把“经济人”作为它的人性选择。“经济人”具有两层内涵 :一是指受人类利己主义支配的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人 ;二是指把对物质利益、金钱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而非手段 ,并把其看作是为满足自身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当前 ,明确经济人的两层内涵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旨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道德需要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中国现实生活的角度,窥探道德沦丧与道德回归的原因,从而得出在社会变革的时代,虽然存在困惑,但道德需要仍根植于人的社会本性之中的事实,最终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改普通的“你必须”为“你意欲”。  相似文献   
25.
短期教育培训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形式,在我国的成人教育中开展的很普遍。它是各类从业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和实践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和培训活动,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善其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那么,当前短期教育培训的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做好短期教育培训工作-让我们来共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6.
戴晓英 《四川省情》2007,(10):29-29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管理。温江区统计局初步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基层统计管理模式,以统计文化建设为纽带,以"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业绩"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构建和谐统计,共同促进统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则,科学地规范统计管理,建立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责权机制、制  相似文献   
27.
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把人的本能、欲望、需要说成是不变的人性,虽然看到了人性中包含着求生存的自然属性,但是没有指出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更没有看到人的本性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8.
需要在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需要是实践开始的驱动力,是推动人积极地实践的内在动机,是通向实践目标的决定环节。实际上这些基本作用是内在地交织和渗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的。而且任何需要在实践中的作用都具有社会历史性,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而社会历史条件本身则是由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进步,如此地循环往复,人的需要在实践中的作用就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9.
非智力因素是保证成功进行各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在英语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把学习当作自觉行为。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讲究教学艺术,建立宽松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从湖南省某县油房村农民大办红白喜事的现象透视出:目前富裕起来的农民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已畸形化为虚荣心,并通过大肆操办红白喜事曲折地体现出来。这种虚荣心的产生根源于历史文化因素、农民的居住方式、农民的自我评价体系、农村精神生活的现状、农民的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断裂。文章揭示了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