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8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1092篇
劳动科学   183篇
民族学   298篇
人才学   360篇
人口学   303篇
丛书文集   2886篇
理论方法论   761篇
综合类   8291篇
社会学   3368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086篇
  2012年   1173篇
  2011年   1288篇
  2010年   1450篇
  2009年   1251篇
  2008年   1424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诚如英汉语中"乞丐""医生"等职业术语和"chairman""hero"等官衔荣誉称呼之类的名词,一般性的人类泛指"a man","mankind"以及代词的非指示用法中,女性往往被置于"隐形"的地位。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已引起社会上各学科的普遍关注,然而,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注解的文章寥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和范畴理论、框架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对此予以阐释,可为英汉语中这一现象的理论阐释提供全新的多元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72.
威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是美国一所举世闻名的贵族女子学府,长久以来,她为上流社会培养了许多杰出女性。该校不仅诞生过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第一夫人希拉里这样的政治精英,还培养出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以及华语文坛泰斗冰心。作为全美最优秀的女子学院,威尔斯利的学生们个个出类拔萃,她们在学院里将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最终成长为光芒四射的女性精英。  相似文献   
73.
74.
当代青年的个性发展,由于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青年人个性发展的特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5.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作品主要以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觉醒为主题.本文通过对爱丽丝·沃克的<紫颜色>来解读黑人女性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76.
以古代文学的典型判逆女性形象为依据,以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和妇女解放为历史背景,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之女性角色、女性精神追求的变化及文化意义,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妇女解放的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7.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信息全球化。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信息全球化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有利于青年全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青年多元开放文化精神的形成;有利于青年主体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使青年意识形态西化;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相对化。  相似文献   
78.
79.
蔡成 《现代交际》2004,(2):34-35
丈夫爱吵架,也擅吵架。 其实,婚前我就听过一句话,“每天吵一吵,夫妻走到老。”但我当时不吃这一套,而是警告男友,结婚后要是敢跟我吵架,我马上炒你鱿鱼。他笑笑,举手宣誓:“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放心,只要你不侵犯我的合法权益,只要你不长期在我面前无理取闹,我坚守和平共处的原则,决不与你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80.
女作家张爱玲和苏青的文学创作 ,以鲜明的性别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观照方式 ,致力于市民阶层生存智慧和市民文化趣味的展露抒写 ,独具“市民文化的女性言说”的显明特征。张爱玲的“女性言说” ,隐隐透射出市民文化之精髓 ,苏青的“女性话语” ,也无不以“市民话语”的模式叙述 ,这使她们的女性文学创作具有有别于西方同类作家的宏阔眼光和哲理观照 ,饱含了市民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