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2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63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种伦理境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 《唐都学刊》2006,22(5):37-41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自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从对传统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的批判到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西方传统伦理学不得不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到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伦理应对,这无疑是人的伦理境界的进步。而从动物解放/权利论到生物平等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伦理的对象已逐步从人及其社会扩展到了动物界、生物界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尽管这使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但人的伦理境界也在被不断提升,充分展示了人的伦理潜力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伦理追求,体现了人对自身的超越,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流派--大地伦理学理论逻辑的梳理,对进化论伦理学何以可能在大地伦理学理论中被运用,并成为其建构自身理论的基点之一作出论证,进而证明大地伦理学在理论多元化的生态伦理学中,通过运用进化论模式对道德对象范围的拓展而开创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73.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  相似文献   
74.
解构的魅力与魔力——评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用自己毕生的学术生涯,来拒斥西方中心主义,尊重"他者"文化,关切弱势人群和边缘人群,这一切都将成为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然而,德里达的学说复杂艰涩,歧义丛生,其中也有不少令人遗憾之处.反复阅读其文本,审视其立场,对未来东西方文化的建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5.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发展迅猛,渐成主流,但它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未能真正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而且还缺乏哲学的和现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76.
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是把保护环境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吸收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观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同时摒弃环境伦理学所隐含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下观点:道德行为包括敬畏、感恩、平等、互惠、同情、呵护等层次;保护环境是人的义务,开发自然是人的权利,两者辩证统一;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群体利益,要及时对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只有以科学技术为工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金伟 《兰州学刊》2005,25(2):175-177
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以及后董事会中心主义三个阶段,这是经济结构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公司治理结构变迁的背后,是公司治理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地位的变化.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徘徊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地位是不同的.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历史预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将是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领域中的三次学术争论,指出"争论"的根源在于研究者固守本民族中心主义思维,未能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以此为基础,文章深入探讨了该种思维滋生的心理根源和表现形式,认为应该以文化相关论来防范和超越本民族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9.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两者均有合理之处但又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别表现为极端的人道主义和极端的自然主义。必须消除现实中彼此的对立,并过渡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应该扩大价值的含义,建立一个包含经济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和宗教哲学的广泛价值概念。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个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0.
生态批评: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在不同学科领域遭到生态中心论的广泛挑战,“回归自然”是一个被生态主义学广泛提倡但又内涵模糊的理念。本认为,在尝试“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之前,首先应对其进行正反两面的冷静分析。以学的眼光研究生态问题,首先要面对人的内部发展的问题;发挥学的审美功用,以学研究促进实现人的内部自然的回归,是生态学和生态批评首先要完成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