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46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87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2007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苗春 《决策探索》2021,(1):42-43
蚕丝为肉,铜丝为骨,经过滚绒、打尖、传花、粘花4个步骤,“绒花制作技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凭着精确的手感、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一朵朵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南京绒花,在指尖绽放。绒花从唐代起就是宫廷贵族女性的头饰,后流传至民间。赵树宪以故宫清代皇室发饰图片为本,从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二度创作和创新,借助《延禧攻略》等影视作品的影响,使绒花广受中外人士喜爱。他和他的绒花,如今都成了网红。  相似文献   
7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为我国开展文化遗产国际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以此为基点,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实践突破了以往倚重国际公约的既定保护模式,在合作框架、范围及方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国际公约的带动作用有限、区域合作具体制度有待深化以及文化遗产合作的独立价值未能彰显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应当通过加强利用传统公约合作机制、深化区域平台合作机制、倡导文化遗产独立合作机制三重步骤,重构我国今后的文化遗产国际区域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73.
“非遗”传承人名录制度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非遗”保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国家级传承人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平衡,传承人的年龄与性别结构也不合理。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不完善使一些民间艺人无法进入各级名录,传承人名录的分级制度导致传承人被人为阶层化,引发了民间艺人与传承人以及不同级别传承人之间的矛盾,造成一些集体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难以得到群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4.
[摘要]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生大帝信俗”为民族志研究对象,追溯这一民众日常生活方式从偷偷摸摸的“迷信”活动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以及其中的价值重估和意义重塑,呈现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文化概念在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生成的过程,并探讨它在当下中国社会公共文化重构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今日辽宁》2012,(6):104-105
  相似文献   
76.
77.
《民族论坛》2012,(15):58-59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湘西境内多山,山上树木成林,樟、梓、楠、柚、松、杉等木材,大都质地细腻,纹路曲美,有的还气味芬芳,防虫防腐。这些质地坚硬,耐久实用的木材,自然成了人们建屋造房的首选。行走在湘西那些那些尚未开发,仍保存了古老风貌的山村古寨,房屋、家具多为木质构造,简易者拙朴,繁复者华贵。  相似文献   
78.
会稽山是一座开创了中国王朝历史的名山;秦始皇南巡会稽山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秦《会稽刻石》有其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桓仁之美     
, 《今日辽宁》2012,(6):6-7,2
"桓仁真美!"这是到过桓仁的人异口同声的赞誉。当然,这种赞誉绝不为过。中国之美,美在锦绣山河,更美在璀璨的文化。这是审美的标准,也是一种其识。游人对于桓仁的赞誉正是源于这种共识。大自然在赋予桓仁秀美河山的同时,也演绎了"燕东胜境"的浪漫与神奇。桓仁是多彩的,这里山不谓高,却兼具雄、险、奇、峻、幽之特点,每  相似文献   
80.
海菜腔是云南彝族支系"三道红"的民歌,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开远、个旧等地。海菜腔演唱内容丰厚、音乐形式独特、民族特色鲜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菜腔扎根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之中,蕴涵着彝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其教育传承对人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