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6篇
理论方法论   189篇
综合类   4272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真词的艺术特征 ,认为周邦彦善于把握景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刻划人性人情的独特性 ,善于使用多种离合手法  相似文献   
42.
《劬堂学记》一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长孙柳曾符教授“费了多年,才搜集到而编写成的。”(见蔡尚思《代序》)此书对柳诒徵生平行事及其学术成就有很大参考价值。但该书223页在《评〈中国文化史〉》的题目下,出现“梁濑溟等”字样。这显然是个错误。“潄”印成了“濑”。“潄”是含水洗之意,如潄口。亦可作洗涤讲,《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潄。”而“濑”意为湍急的水,且读音不同。最近书店正好有《梁漱溟》传记出售,“漱”、“潄”,异体字也,当通。《劬堂学记》,柳曾符、柳佳编,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9月…  相似文献   
43.
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命名理论就自然语言中的专名给出的论证及所得结论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是,其所研讨的专名都是“典型专名”,对“不完全摹状名称”未予关注。索姆斯提出“不完全摹状理论”意在对克里普克专名理论进行补充;从其论证看来,索姆斯成功实现了目标,从客观上看,这构成对现代名称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44.
宋词联章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词联章体共有普通联章、鼓子词、转踏、大曲、法曲等五种,普通联章又有同调次韵、同调异韵、同题异调等类型。联章词突破了篇幅、字数的限制,为扩充容量、丰富内涵、施展艺术技巧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宋代联章词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联章词的创作经验,又在宋代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45.
词体天然具备着一种介质的属性,它穿凿游刃于雅、俗间。中国传统词论对词作之雅、俗评判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这属于传统词论的一种生态平衡,除了证明接受美学的多解性,更可从古代文化思想对词论产生的直接影响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46.
“文化对等”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指出陶渊明诗文的特点和翻译其诗文需要考虑的方面 ,并从陶渊明诗文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翻译文化特色词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7.
语言的心理表征是当代语言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而词的心理表征则是语言心理表征的基础。词的心理表征 ,不仅包括概念的表征 ,还包括词形、词音的表征。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词义、词形、词音均可以被图式表征。由此可以导出词的心理表征形式是图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8.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是大学、中学语文课文之必选。给学生尤其是给中学生讲古典诗词,必须句句讲清楚,不能停留在大而化之的一般欣赏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中的“多情应笑我”如何去理解?历来教学中都按传统的注释:这是倒装句,亦即“应笑我多情”。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的解释是:“应笑我多情善感”,这也是一种省力的解释,以后的课本基本沿袭此种解释。仔细推敲,此释有悖于大词人苏轼的博大情怀和词的意蕴,以及他高超的运用自如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49.
《马氏文通》的起词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马氏文通》从起词的本质 ,为起词者 ,起词的隐现 ,起词的位置 ,起词的借代等多方面对起词进行了探讨。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讨论了相当于今之主语的句法成分 ,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见解 ,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苏轼的婉约词超尘脱俗,别具特色。无论是“似花还似非花”的咏物词,还是“清丽舒徐”的言情词以及高雅的怀古词、赠人词,都“高出人表”,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词风,因而他对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