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44篇
丛书文集   151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91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词的产生之初,词的文学语言只是音乐语言的附庸,在当时词人的意识里,"调即是题",词调名同时兼具词题的功能;随着北宋中期词的观念的巨大变化,词的文本自身的社交功能和阅读功能逐渐增强,词人越来越多地"调外标题",继而"衍题为序",词题和词序被词人较为普遍地运用,这也是词逐渐脱离对音乐的依附、成为独立的韵文体制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2.
开放题是富有极大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它的出现是时代呼唤的结果.数学开放题的编制常用的方法有:弱化陈题的条件,使其结论多样化;隐去陈题的结论,使其指向多样化;在既定的条件或关系下,探讨多种结论;给出结论,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点;在既定的条件或实际情景中,设计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33.
有关<神思>篇的篇题和主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认为:"神思"是指文章写作上的神奇莫测的思维活动中的想象;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文章写作中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叔孙通,秦汉之际著名儒者,善于观察,反应灵敏,处事果断,不仅通晓矛盾转化的玄机,而且善于等待时机成就大业,是一位饱学多识的智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可叔孙通一生竟服侍了秦始皇、秦二世、楚怀王、楚霸王、汉高祖、汉惠帝等多位帝王并终成荣名,这不能不说他有着高超的处世艺术。  相似文献   
35.
图游     
《东西南北》2009,(9):79-79,53
1.巧填字母 附图中是一组6行×6列的方格,请在每行和每列中选取4格填入字母A、B、C、D,其余2空格保留。格子外的字母与数字分别代表沿箭头方向前进时,出现的第一或第二个字母。  相似文献   
36.
城市居民旅游感知研究,对了解和掌握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行为意义重大,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者针对国内城市居民旅游感知进行量表开发,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接着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初稿包括居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旅游环境影响感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旅游发展态度和满意的总体感知、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感知等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两个构面。随后对初试问卷进行小样本调查,根据小样本调查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对问卷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问卷测量题项进行净化,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测量项目,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分析结果证明,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因篇幅所限,文章只对旅游环境影响感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二个维度的净化过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7.
从刘禹锡<金陵五题>、孙玄晏<六朝咏史诗>、曾极<金陵百咏诗>,到明清时代的"金陵二十景"、"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古代作家的吟咏品题为古都南京建立一个历史文化地标体系.南京历史文化地标代有更新,其历史文化内涵亦不断丰富.古典文学创作不但形塑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对后代的城市想象亦有化育、衍生、润饰之功.  相似文献   
38.
马祖常的题赠道士诗以元代包容的宗教政策为背景,记录了道士的日常生活、斋醮科仪,以及其与道士的交往活动,并从这一独特角度展现了元代文人与道士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马祖常诗对“仙”意象的自觉追求,营造出了澹泊空灵与奇幻瑰丽的意境,在元代涉道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9.
文章于陈尚君先生考证之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大历十才子称号、姓名之具体情况,特别是分析了<旧唐书>、"卢纶诗题"、<新唐书>、<嘉祐杂志>等文献史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认为:大历十才子这一集体性称号最早出自<旧唐书>记载,<新唐书>则在<旧唐书>及"卢纶诗题"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十才子之具体姓名;<嘉祐杂志>的出现虽早于<新唐书>,其关于十才子的记载在可靠性上反而不及<新唐书>.  相似文献   
40.
巧问妙答     
佚名 《当代老年》2009,(5):39-39
关公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话?答:中国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