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60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管理学   694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270篇
人才学   22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8311篇
理论方法论   1211篇
综合类   11912篇
社会学   799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332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728篇
  2011年   1930篇
  2010年   1610篇
  2009年   1481篇
  2008年   1747篇
  2007年   1357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979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812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论述了鲁迅小说中少年儿童的童稚美、性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英雄美,表达了鲁迅的美学理想。也表现了鲁迅把文学艺术创作当做人类的童心在更高层次上再现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2.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43.
修彩波 《东方论坛》2002,8(1):26-30
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唯物史观的传入与确立、具体的史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史学方法的更新三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非马克思主义史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们所倡导的进化史观、客观的治史态度、广泛的史料范围和严谨的治史方法在奠定我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康德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出发 ,简要地探讨了康德美学的主体性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关于天才问题的论述 ,并在自然合乎人这一康德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基础上透视了这些问题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文学接受理论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现代的接受理论在探求文学文本意义上有着两种决然相反的思路一是对作者之本意的执着的探求,一是对读者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张扬,这两种理论都有片面性.由此提出了建立当代文学文本解读学的理论构想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适当借鉴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合理的有价值的成果,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具有较大包容性与科学性的文学文本解读理论,即注重历史视野与美学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46.
以《荷塘月色》的英译文对原文中单个词语的翻译为例,阐释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美学思想: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原文的意思、原文的历史文化;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精通原文的精神内涵,精通原语和译语的历史文化才能译出千古传诵的译文。  相似文献   
47.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代表人物,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大胆突破传统,以强烈的文学实验精神将其创作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以时间、意识和技巧为创作中心,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现代精神气质.本文以其代表作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实例,旨在从两个方面展示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即乔伊斯美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在体现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对它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的考订注释和资料确证上,美学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未成系统和规模,其研究定位也未形成共识;从其时代背景和“工”的文字学考据出发,笔者认为其美学研究定位应是:以“礼”为规定的器物制造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使“礼”自然而然地为人们的情感和精神所接受,所愉悦,成为价值观、宇宙观、审美观的显现,成为有“意味”的器物的。  相似文献   
49.
人格的塑造需要以哲学理论为理念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是多学科人文知识的结晶,包含有丰富的科学、艺术、逻辑等众多人文知识的人格因素。如果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地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们提高参与意识、思辩能力和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5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突破性和非突破性两种形式,突破是主要发展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某些观点的“突破”这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是由新的实践课题提出来的,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