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我国学校变革应深度把握的四个基本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学校变革正向整体转型发展,需要注意认识和把握四对基本关系: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日常推进与关键事件以及外驱力与内动力问题。能否辩证地处理每一对关系,都关涉着我国学校变革的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目前处理这四种关系存在的不足以及改善思路。  相似文献   
52.
针对羊三木普通稠油油藏特征,通过界面张力实验和乳化实验筛选了聚表(SP)二元复合驱体系,体系组成为2 000 mg/L 表面活性剂PS–2+1 000 mg/L 聚合物HPAM。该聚表二元体系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2 mN/m 数量级,并形成稳定的O/W 型乳状液。乳状液60 min 析水率为10.8%,降黏率为95.8%。岩芯流动实验表明,注入0.3 PV 驱油体系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聚表二元复合驱15.7%、聚合物驱10.8% 和表面活性剂驱7.9%。聚表二元复合驱提高羊三木稠油油藏采收率效果最好,适合用于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53.
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对生物聚合物溶液在 ASP 复合驱油中的渗流动态进行了探讨,从微观、宏观等不同的角度对生物聚合物与碱、表活剂复合驱替的二元或三元体系进行了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驱替不仅可以控制流度,增大波及系数,而且还可以降低水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即提高洗油效率。  相似文献   
54.
陈勤芳 《科学咨询》2003,(20):37-38
在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趋重要,而适时地利用恰当契机,对学生因势利导,可望形成他们积极学习的大气候.这方面,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的驱力理论为我们开拓了一条又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5.
利用HAAKE RV-100旋转流变仪和TR-1加压式毛管粘度计,在10-1s-1~104s-1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测定了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变特性。流变数据处理结果认为,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可用Carreau模型来描述。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碱浓度0.5%~1.5%、聚合物浓度800 mg/L~12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800~1200 mg/L),三元复合体系表现出类似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征,在低剪切速率和高剪切速率下,体系表现出牛顿流体特征;在中等剪切速率下,呈现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随着碱、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零剪切粘度下降,剪切变稀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56.
论思维活动的驱控要素与思维方式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并研究思维的三大驱控要素:心理维、事实维、理念维及其形成的驱控结构,以及由其决定的三大思维方式:心理本位的情绪思维方式、事实本位的实证思维方式、理念本位的信念思维方式。本文首次从结构上把思维方式分为如上三种  相似文献   
57.
中国西南地区地连西北,东接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康乾时期,这一地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交织,叛服无常,成了清朝内陆国防的隐忧.但由于国内政局未稳、边疆亦复多事,使得清前期西南施政决策经历了由康熙时期的"绥抚"之策,到雍乾时期大力推行政治军事改革的调整过程.这一决策调整最终为西南边防的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58.
59.
综合运用动、静态资料,结合数值模拟与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聚驱后剩余油潜力,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并提出了注聚末期切实可行的调整挖潜手段,使区块含水回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油层动用程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0.
冯存章 《经营管理者》2011,(3X):394-394
注聚驱抽油机井由于产出液含聚合物,导致地层供液能力相对变差,举升过程中的受力状况也与水驱油井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胜利油田注聚驱抽油机井的生产特点,研究见聚油井的IPR曲线,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有杆抽油数学模拟方法开发注聚驱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软件,指导现场生产。通过使用该软件,对见聚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