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2012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1~10月份重要经济统计数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76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0%,降幅比1~9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5762亿元,下降11.8%,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开发景气度下降的趋势不仅未能改变,且仍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32.
《决策》2012,(1)
2011年10月3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赴温州等地调研经济运行情况,对扶持中小企业提出四点建议,要求浙江一个月内稳定温州中小企业局势,整顿金融秩序,遏制高利贷化倾向,处理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防止风险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33.
正鄂尔多斯——这座中国最富的城市弥漫着"缺钱"的声音: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四处躲债,在建项目纷纷停工;而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则担心自己是否会血本无归。过去几年,开发商利用高利贷滚动,进入到市政、建筑、矿产、酒店等多个行业,一旦形势不行了,所有的债务都将越滚越大,所以即使资金已经回笼的楼盘也受到牵连。  相似文献   
34.
意大利法上的高利贷规制体系包含了宪法、民刑法和各种特别法令,同时兼具禁止、疏导和预防三大功能。在高利贷的认定、"物的高利贷"的规范、合同效力问题、反高利贷基金、小微企业扶持等各方面,意大利法对我国当下确立高利贷规制体系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农村民间借贷,俗称“高利贷”,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为揭开农村民间借贷的神秘面纱,详细反映农村民间借贷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于近日深入到宁安市的乡镇、村屯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农户146户,借贷总额160.6万元。  相似文献   
36.
叶檀 《决策》2012,(Z1):98
最薄弱的资金链条,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温州贫困县泰顺县因为高利贷崩盘的立人集团而暴得大名。立人集团是当地最大的企业,据透露,该集团债务危机苗头在2009年出现,当时欠款达10亿多元,通过月息3分左右的高利贷勉强维持,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崩盘"。据保守估计,立人集团债务总额逾45亿元,少数为外地银行贷款,绝  相似文献   
37.
调查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盐池县民间高利贷现象十分活跃,并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和农家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盐池县民间高利贷的现状和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并对盐池县民间高利贷活跃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了民间高利贷对当地经济社会与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在现代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的起飞阶段,政府通过行政力量的大棒如此调控、通过不合理法律进行强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脚步最终会被拖慢。  相似文献   
39.
本文认为 ,只有正确认识关汉卿名剧《窦娥冤》中几个难点重点问题 ,即高利贷问题 ,封建道德问题 ,三桩誓愿问题 ,鬼魂问题 ,清官问题 ,才能准确把握《窦》剧的思想艺术和人物。  相似文献   
40.
李金铮 《浙江学刊》2002,13(6):33-40
以往学术界对高利贷特别强调其恶劣影响的一面,而否定其对金融调剂的作用。从旧中国长江中下游乡村可以看出,高利贷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由于高利贷的金融调剂作用,农村社会经济才得以运转,农民生命也才得以延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金融枯竭和高利贷危机恰恰给农民带来借贷无门的痛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暴力革命虽然暂时缓解了农民的高利贷负担,但也使农民陷入借贷无门的僵局。这说明,在现代农村金融尚处于落后之时,应当允许传统高利贷的存在,传统与现代并非全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