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6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西老年》2012,(2):50
原文: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解读: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  相似文献   
12.
北宋弥陀净土思想风行天下,黄庭坚对此却并无太大兴趣。相反,他对统治者一向提防的弥勒信仰(尤其是弥勒下生信 仰)倒是颇为留心。究其原因,与黄庭坚的禅学思想背景及其儒家知识分子的现实品格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4.
李沅  张筱萱  潘雪 《金陵瞭望》2010,(22):10-20
2010年春,楼市股市低迷情况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其自身投资优势,多项指标再创新高。艺术品拍卖市场正逐步迈入“高价拍品”时代。截至七月的春拍不但出现4件过亿拍品,黄庭坚《砥柱铭》更创出含佣金过4亿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  相似文献   
15.
对刘尚荣先生校点的<黄庭坚诗集注>提出商榷,该书存在着明显的句读错误.包括应连上读而属下读者,应连下读而属上读者,当点断而未断者,不当点断而断者.本文按原书编集顺序分条指出,并略加辨正.  相似文献   
16.
论黄庭坚诗歌的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既守儒家的道德准则,保持倔强兀傲的个性精神,又具备老庄哲学的旷达、逍遥,还接受了佛教禅宗的深刻影响。在诗歌用典的艺术层面上,他得益于杜甫诗歌的锤炼、韩愈诗歌的奇崛创意,尤其从佛家的诗多机锋中涉取养料,形成丰富的用典技巧。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黄诗的用典代表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北宋后期的赋坛,黄庭坚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作家。黄庭坚充分认识到个人修养与辞赋创作的关系,也认识到超越辞赋的创作传统必须建立在继承、融会传统的基础上。他的散体赋或表现道德情怀,或探索艺术人生,见解深刻,情韵悠远,语言精警。他的骚体赋继承并发展了骚体传统,充分展示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在艺术上,他的赋重在传神写意,使辞赋中的铺张描写赋予诗意般的韵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辞赋描写心灵感受的功能。他的赋重兴寄、重含蓄,融会传统,自由挥洒而又不逾规矩。  相似文献   
18.
秦观、黄庭坚是北宋词坛极有影响的作家,当时秦、黄并称。其词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发展过程,并渐次形成各自独立的艺术风格。秦观的词优柔婉转,自然本色;黄庭坚的词,是被称为“着腔子唱好诗”的诗人之词。黄词风格多样而主导风格不显,在词坛上没有形成奔腾万里的气势。秦观在婉约词的发展上承前启后,在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黄庭坚为北宋大家,他与禅宗的关系也逐渐为研究者关注。但关于他何时受佛教禅宗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学界大多凭印象说话,或语焉不详,或粗疏错漏。古注对黄庭坚的早年作品亦不甚重视。为此从黄庭坚的文本出发,以典故为中心,梳罗扒剔,力图找到黄庭坚与佛教禅宗的确切关系,希望能对黄庭坚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系年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作品的原意,然后结合作者的行踪、交游作出合理的推断。近年来,山谷词系年考证中出现了不少分歧,甚至还出现了错误。查阙补漏、修正前说对进一步研究山谷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