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尊隐》三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迎九 《学术界》2001,(4):200-204
<尊隐>是近代"开风气"的思想家龚自珍的一篇奇文.本文试图从<尊隐>的写作时间、与受公羊学的关系、文章的复义性以及"山中之民"究竟代表什么社会力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2.
龚自珍“狂”、“怪”、“呆”的人格特征是在传统社会面临崩解、西方文化山雨欲来的冲击下形成的,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进人物的“异端”符号。儒家文化的衰落与中西文化冲突的新时代召唤着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传统型士大夫向近代知识分子型转化,龚自珍是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龚自珍由汉学考据转向经今文学,而又不谨遵常州学派之家法,以今文为工具议政,具有近代鲜明的思想意识,标志着嘉道之际学风转变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杨柏岭 《学术界》2006,(3):130-136
龚自珍有较为明显的两性文化观念,男性世界已经工具化,失去了生气,于是他的批判对象主要是男性世界,而乐于通过描绘女性世界承载他的人性启蒙信息,由母性教育强化童心体验、由美女形象谱写爱恋体验、由女性气质张扬自由价值,直至借助女性安顿失落情绪。  相似文献   
104.
龚自珍小时候便有经世之志,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遭遇到人生挫折后,他选择了一种“选色谈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入世与出世,在龚自珍的心态中客观地并存着。故探讨这种龚自珍复杂矛盾心态,对了解其思想及作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杰出的宰相,他为官清廉,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以民为忧。为了拯救无辜,他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魏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爱戴他,供奉他。  相似文献   
106.
龚自珍以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为利器,对儒家先验的"性善论"进行了否定,并在"公私之辩"和"理欲之辩"领域内对程朱理学悖人性非人情的特点进行了深刻揭露,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龚自珍的“秋心”除了它的历史意蕴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既有比喻象征末世、衰世的意义,也有议论时政、批判社会的意义。“秋心”之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秋天的心绪,它是作者“心力论”哲学思想的反映。“秋心”是一个可以触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诸多感触,引发读者的联想,而又没有确定的思想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08.
张超勇 《老年人》2007,(8):46-46
清代龚自珍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中说,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其实,以诗名的不止人,还有地名。婉约派词人秦观被贬郴州时有《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相传苏东坡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后两句,并特意将其抄录于扇上,不时品味观赏。  相似文献   
109.
文钩稽史料,说明龚自珍还是一位有影响的古币学家。同时又介绍研究龚学有成就的朱杰勤教授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廋词隐喻之法是龚自珍诗歌写作中的一种语言策略,既是对古代诗歌传统中这一成分的沿用与延宕,又是对文字、言语的深入思考后践行尊情说的一种抉择,而在戒诗前后诗作的对比中,展示了超越前人的特色与风格,更可凸现龚自珍这一语言策略在传统基础上的独创建树和崭新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