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龚自珍是个"剑气"与"箫心"兼具的人.堂堂的"剑气"化作批判社会、变革天下的理想抱负和刚直不阿、奋勇前行的人生动力.但理想的破灭和人生道路的坎坷,又使他用哀怨的"箫心"抚慰自己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52.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与乾嘉学术有着内在联系的龚自珍则是促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龚自珍将历史演进观念引入"语言哲学"的思考之中,对乾嘉以来的透过本字、本义研究而把握上古历史真相的历史还原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以"众人创造文字、语言"的新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圣人创造历史的观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他坚持循名以责实的观点,就语言与思想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3.
对近百年旧体诗的价值确认与跟其相邻并存在一定交集的清诗的价值确认极有关系。“清诗”在近百年逐渐走向经典化,与唐宋诗一样具备了被接受取法的资格,甚至因为时间的密接亲近,清诗还向近百年旧体诗投射出了更加颀长而清晰的身影。吴伟业的“梅村体”与龚自珍的“定庵风”就是两个特别有意味的个案。梅村体在当时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清中叶逐渐走高,至晚清民国而达极盛,杨圻、曹大铁的创作以及孙景贤《宁寿宫词》、徐澄宇《海上谣》等可为代表。龚自珍对近百年旧体诗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康梁、南社、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影响,至网络时代再次勃兴,胡马、嘘堂、碰壁斋主、沙子石子等从不同角度承续并再次鼓荡起了定庵之风。  相似文献   
154.
作为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在金石碑帖鉴藏上亦着力较多,是为嘉道年间重要的金石鉴藏家之一。在古物鉴藏方面,通观其羽琌山馆藏物,以三秘、十华和九十供奉为核心,不仅包含传统的碑帖拓本,还有古镜、古印、古泉、古砚、奇花等古物,形成了一套推崇古物且极具个体情感色彩的鉴藏体系。此种以古物伴忧患而消万古魂的古物收藏,正是其瑰丽悱郁的才思与情感世界的物质表征。在金石碑刻鉴藏方面,与当时推崇汉碑的主流鉴藏风尚不同,龚自珍更为重视汉至隋唐的碑拓收藏,他强调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北书风之融合,并对北碑南帖之分持通融观念。在刻帖鉴藏方面,龚自珍对宋拓《洛神赋九行》、玄晏斋本《洛神赋十三行》、《唐人临晋本黄庭经》等刻帖的鉴藏,既显示了他对江南刻帖传统的承继,也表现出科举背景下书学教育以楷体为重心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55.
龚自珍与魏源,曾携手为中国近代的文学界与思想界开拓局面。早在道光朝初期,就已出现将二人并称的迹象,分别由李兆洛和刘逢禄提出。在这背后,是龚、魏二人与阳湖文派、常州学派之间的密切关联,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学术品格上。基于魏源在道光朝后期与咸丰年间的一系列学术创获,在同治之后,龚、魏并称开始由以才名并举转向以才、学对举,龚自珍的才名得到进一步提升,魏源则转而凸显其学者身份。这淡化了魏源作为近代文学开创者的形象,还造成了龚自珍文学经典化进程中的“诗进文退”现象。与历史上众多文人并称现象相比,龚、魏并称自有其独特之处,在此背后,还蕴含着近代文学的某种时代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