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74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致使结构理论对"使"字句的表意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将"使"字句的句式意义概括为:致使者A无意识地引起被使者B的一个不自主的变化C。致使者的无意识性、致果变化的非自主性以及"使"字的弱动力性使得"使"字句体现出客观致使、静态致使的特点,同时"使"字句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这个分析结果对指导留学生正确掌握"使"字句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高度凝练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参政党学习践行“同心”思想,要深刻理解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场,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同心同行是政治责任,以及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和逻辑内涵;要深刻理解“同心”思想是多党合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党合作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的需要,是多党合作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中,各民主党派要深刻领会、务实践行“同心”思想,进一步强化政治共识,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履行参政党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世代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993.
从语篇的结构特征和词汇标记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问题-解决"模式的异同,发现:"问题-解决"模式在英汉语篇出现的语篇体裁是一致的;在英语语篇"问题-解决"模式中,"情景"部分常常没有出现,但在汉语语篇中,该模式较为严格地遵循了"情景-问题-反应-评价"模式;在英汉语篇"问题-解决"模式中,各个组成部分可能由一句话来完成,也可能由多个句子来构成,还可能出现语篇模式重叠,这在英汉语篇中是一致的;英语语篇中"问题-解决"模式有其明显的词汇特征,而汉语语篇的"问题-解决"模式虽然没有明显的词汇标记,但在关联词的使用上与英语语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区位优势。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印度洋成为“海权”中心。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但我国海洋地缘环境却不容乐观。印度洋对我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能源通道和打破关国封锁两个方面上,本文则旨在围绕印度洋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现实困境,提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可作为我国印度洋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来分析论述,它不仅可为印度洋战略的实施提供突破口,而且其地理上的优势可发挥陆上通道的作用,进而解决我国通往印度洋出海口的问题。从历史和现实条件来看,也有其可行性的实施条件。而对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相关挑战,本文认为一是要构建大国平衡战略,二是要加强与南亚地区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列斐伏尔是日常生活理论的开拓者,李渔是编撰中国古代"日常生活指南"第一人。两人都把视野投射在日常生活的新天地,发现了其中的美、其中的艺术。不同的是,列斐伏尔是把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拓展、运用到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领域,寻求人摆脱异化之路;李渔是要告知人们如何简便实用、科学有效地安排生活起居事宜,进而享受生活的闲情和惬意。  相似文献   
996.
韩伟 《阅江学刊》2014,(1):91-97
皮朝纲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专家,其理论体系经历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又从人生论到禅宗美学的内在转向,三者具有内在的相通性,通过禅宗美学实现了对其整个美学体系的阶段性总结。禅宗美学转向并非偶然,其早期的审美心理学和人生论美学研究为禅宗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12年出版的“禅宗美学三书”是皮朝纲禅宗美学研究的最具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997.
1927年初,“党潮”由“汉赣党潮”发展到反共清党。此间,《大公报》对“汉赣党潮”的兴起与持续、“汪蒋握手”、反共清党等阶段作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报道与分析,展现了该报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乃至当时社会在相关问题上的关注焦点与认识水平。当局者十分注重处理与媒体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实现其政治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西南交通大学在机关作风效能监察中首次引入商业领域中普遍认可的“神秘访客”调查法,即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特点和调查目标,设计可行的调查问卷,在教师、学生和离退休人员中招募和培训“神秘访客”对校机关所有部门按照问卷调查事项进行“暗访”。结果表明:校机关工作作风总体情况较好,个别单位满意度评价较低。可见“神秘访客”调查真实地反映了校机关作风实际状况,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对推动校机关作风改进起了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明查”式监察方法,“神秘访客”调查对于监测高校“无为而治”管理状态具有明显优势,是客观评价高校行政效能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乾隆中后期,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啯噜"活动频繁,已经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清政府下决心铲除"啯噜"这一黑社会组织。但是,清政府面对着这一困境:将真正的"啯噜"与被怀疑为"啯噜"者、被裹胁入"啯噜"者区别开来,以打击真正的"啯噜",而不致造成大的社会恐慌。而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几乎是办不到的。"啯噜"镇压活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恐慌,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1943年岁末发表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使张爱玲“一夕成名”。此后她不仅将此小说亲自译为英文版,而且还用英文创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与《金锁记》甚为相似的长篇小说《怨女》,之后又将其译为中文版,于60年代中期在台港连载风行一时。一个40年代就已经耳熟能详的人格变态、人性扭曲的“衣锦妖怪”故事,作者为何“四度易稿”,一再“翻版”?这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也实属罕见。本文从叙事层面及人物形象出发,对于《金锁记》用双语不断重写的创作奥秘作了探究;针对其女主人公曹七巧的人物原型作了辨析;以及对作者隐匿于《金锁记》中或隐或显的“复仇”心理动机作了解剖与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