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31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尽管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晚期,那时工业社会开始意识到污染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则很短。像18世纪的经济问题和19世纪的社会问题(它们都是当时的重大紧迫问题)一样,生态问题在20世纪走到了前台,它是为了回应威胁、危机与不断强化的意识(即人类是其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22.
《阅读与作文》2009,(6):56-56
乞丐报 这是19世纪末,法国政府专门办给乞丐的一张报纸,主要刊登重大节日和集会消息。报上还经常向乞丐介绍乞讨的办法,以及慈善家的地址和接受谒见的时间等,以便登门请求实施。同时,还注意报道各地民风厚薄、人情善恶,以有助于同行在乞讨时心中有底。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世纪末"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在俄罗斯出现了所谓“世纪末”文学。“世纪末”文学这一术语中的“世纪末”不仅含有时间的意义,还含有政治和宗教、文化的意义。“世纪末”意识是对苏维埃时代的末年和20世纪末年俄罗斯民族和社会转型引起的生存危机的感受和认识。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世纪末”意识主要表现在:“世界末日”大灾难的思想-感情、面对“末日审判”进行反思的思想-感情和摆脱危机获得复活与再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回顾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基本脉络的基础上,梳理了现阶段学术界的几个焦点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研究专著.同时,针对当前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现状,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5.
岛暇 《21世纪》2001,(4):53-5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清朝政府官员把留学和救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留学日本在当时似乎已经成为救国的最佳途径。 也许是缘于国内严峻的形势,以及国内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国青年到了日本之后,大多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一技之长,早点归国做贡献。所以他们进的学校大多是中等学校或中专技校,学的科目或者是速成科或者是普通科。日本教育家鼓吹中国急需有某种技能的应用人才,学问高深的专门人才可以慢慢培养。大概也是这种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留日生的学习科目非常广泛。据当时的报告统计,他们所学的…  相似文献   
26.
“黑龙江流域文明”概念的提出虽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研究实践却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中外学者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以及民俗学等多重视角对黑龙江流域文明进行探索,对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尤其是清代学人吴大潋、胡省三与曹廷杰关于中国东北边疆史地的研究,其意义更为重大,如果没有这些学术积淀,今天的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则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7.
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然而,这已经不可能。该公司8月20日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总量已经增加至2500桶。  相似文献   
28.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霍桑的成功之作《红字》是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象征手法在其作品中的运用最为突出,将常人感受不到或难以感受的细微之处,写得栩栩灵动。它不仅仅注重外在事物的表面描写,而且更注重对现实事件作更深刻更本质的开拓与展现。  相似文献   
29.
杜浩 《社区》2011,(26):55-55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  相似文献   
30.
19世纪至今出现了三套衡量地区发展的标准,最早是以经济增长为重心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之后出现的是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教育程度、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甚至贫富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等种种量化指标放进去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直至近10年,由南亚小国不丹提出的国民幸福总值(GNH),开始受到国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