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6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194篇
理论方法论   313篇
综合类   6980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不断发展 ,合理地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试图从区分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入手 ,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界定的内容作一些理性思考和分析 ,对如何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方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2.
科技创新法律保障问题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对科技进步的独特贡献表明 :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必须健全法律保障机制。我国现行科技立法中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科学性、系统性不足 ,这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对科技创新保障作用的发挥。立足国情 ,在科学的原则指导下 ,精心设计各项法律制度 ,是完善我国科技法 ,使其进一步发挥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作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3.
评述了我国会计法英译文中突出存在的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的主要错误 ,指出在翻译中国法律文件时要做到的一点是遵循一定的法律文件英译规律 ,如突出法律行为的主体、不滥用被动句、遵守原文的句型等 ,并且要吃透原文而加以忠实翻译 ,呼吁提高国家级的法律文件英译文的质量 ,尽快开展省级涉外法规的英译及其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我国法律服务市场和律师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通过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以促进律师事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从老子独特的认知方式角度 ,对老子的核心概念“道”、“德”作了新的解释。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 ,这种存在物与人们能感知到的天地间的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属性恰好相反 ;“德”是“道”的存在方式及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6.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英语在语法、词汇、语意以及逻辑上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法律英语对古词汇、外来词汇、法律术语、同义词的重复和词汇的准确性与模糊性方面对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翻译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近现代法律用词的引进和翻译。我国近现代译学界以日本为中转站,在引进西学的热潮中,把西方近现代法律概念移植到中国,奠定了20世纪中国法学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8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在新世纪开始不久的时候,认真回顾与审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评述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沿问题,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法律思想 ,不仅以变法维新为主要内容 ,提倡“德治”、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主张宪政、强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等 ,也是梁启超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0.
认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存在虽无法直接观测 ,然而它却能被语言有形地、程度不同地反映出来。所有的自然语言 ,虽不乏共性 ,但由于思维的差异 ,使各自的句法结构、叙述过程产生差异。作为人类最大的两种语言 ,汉语和英语不仅反映了东方语言群和西方语言群在描述相同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语言学意义上的相异特征 ,而且揭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基本差异。所以 ,研究英语汉语结构特征 ,对于进而探索不同的思维规律 ,乃至学习和研究英汉文化、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等 ,均有实际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