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3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1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1505篇
理论方法论   358篇
综合类   6772篇
社会学   59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某种程度说,1930年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涌现出一批优秀政治学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专著,并于1932年成立了中国政治学会。此种研究状态的持存自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空间。首先,社会自由促发民主革命的政治革命逻辑使任何当政者都不得不宣称政府的民主合法性;其次,教授治校和出版言论自由,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政治民主空间;最后,流动迁徙自由与相对优厚的教员薪俸,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社会自由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2.
在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能够从创新性、目标性、针对性和自律性四个方面取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把“以人为本”体现在认知教育对象的过程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热情服务学生,可以把“以人为本”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之中,科学引导学生把“以人为本”落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3.
肖素娟  王树臣 《河北学刊》2008,28(1):199-201
作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设计改革开放的总框架中始终把民主政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思考,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领导力量、前进的推动力等相关内容作出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24.
政治参与、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三者,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状态和政治生活方式,希冀表达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政治现代化则重点显现的是一个政治的发展过程,试图完成从传统政治方式向现代的整体转换;公民的政治参与,则是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理性,更在于它最终言明了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培养生长干部学员法制权威意识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模式较落后、缺少专业军事法律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应从统一思想认识、普及法律意识和规范教育体系等三个层面做好工作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派生关系中"善"与"恶"的认知、建立,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内含的制度伦理意义、"实践精神",以及我们党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对政治主体、政治行为者的引导、内化和约束作用,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取向主要是推进党的建设、发展人民民主、落实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8.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出现多元性的特点,必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此,要坚持创新,在时代感和针对性上下功夫,从育人手段和思政教育的主体等方面入手,改革“两课”教学模式,营造适合学生特点与需要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9.
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村民自治兴起的我国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在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憾与村民民主意识的淡漠。因此,必须从完善乡村政治制度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入手,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0.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公务员或国家干部人数的多少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重要的是必须把政府的社会定位(包括角色、权力和责任)划分清楚。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我国197.69∶1(或116.27∶1)的“民官比”并不高,因此,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不需要再把精力集中在“精简”上,而应按邓小平的部署,首先把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的工作做好。毕竟“小政府”是指“政府权力受限制”,而非“人数更少”;“大社会”是指“社会权利更广泛”,而非“人数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