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13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750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3995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现代化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宗教特色。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充满活力,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但在15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藏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对藏族文化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这种文化的优缺点,认为应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中国人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已割裂。 10年文革浩劫过处 ,老百姓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支柱几近崩塌 ,中国百姓的精神世界里剩下的仅仅是自相矛盾的奇妙混合。而在西方商品大潮中所形成的竞争意识和拜金主义因贫富差距的拉大而得以大行其道 ,社会风气趋于浮躁、迷茫和急功近利。当文学创作恢复和发扬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的时候 ,“五四”新文学的“文学的启蒙”传统也悄然崛起。当经济成为时代的巨型话语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人文话语既是面临挑战的境遇 ,也是得以复兴的契机。实现大众文化传统化就是建立一整套顺应自然、合乎人情、合乎客观规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理论 ,可以为全人类提供和谐共处的准绳。而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则必须以关注现实、中外合璧、革新教育为途径  相似文献   
23.
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建构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因子,我们却迟迟未能将这种文化精华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企业家精神。这里既有历史上轻商、抑商等局部文化的束缚,也有制度缺陷的制约。审视国内当代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孕育出崭新时代的企业家伦理: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为中华民族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营造厚实的土壤。  相似文献   
24.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5.
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特点和个性需要,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外语教师主要探讨的问题。文章运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改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创立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设计师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活动、建立协作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6.
本文针对现代大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原理”课程存在的种种客观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其中原因,并介绍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案对学生学习“基础原理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7.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涉及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阐述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关系,旨在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  相似文献   
29.
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角度出发,介绍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环境经济学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与研究做了展望。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提高,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内容会更加全面并逐步深化,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30.
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中西哲学不同的理论传统.就其主要宗旨而言,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乃在于在一种超时间的无限中重现自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哲学则在于在时间之内的无限绵延中实现自我;同时,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决定了中西文化在伦理观、科学观及审美观上趣旨之迥异;而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不是在西学与中学之间扬此而抑彼,而是应走向二者的结合与会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