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79篇
综合类   141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量的角度对《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研究,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京都议定书>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国际间的合作关系,理顺各个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并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来解决<京都议定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为视角,深入挖掘盖茨比的人物形象,揭示菲兹杰拉尔德在主人公身上所赋予的另一层深刻含义--盖茨比是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中一个戴着君子面具的伪君子形象,从而对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14.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左氏会笺>是日本学人竹添光鸿对<左传>进行注释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搜览载籍,稽考诸说,折衷众家,深文以辨,审慎以断,守正创新,颇多所得.竹添氏在注疏中,大量使用训诂术语,释义明理.传统术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和理性判断的科学自觉程度而且显示了他的学术继承性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著中训诂术语的特点的归纳及含义和功能的分析阐扬,使人深入理解作者的疏解,并能全面把握其训诂条例,帮助正确认识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一书中合成趋向动词作补语这一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试图发现该书中"谓语--补语1--宾语--补语2"这类结构,随着处置式的广泛运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相对缩小了,不及<红楼梦>中运用普遍,且使用场合和分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摆脱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争论模式,以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从商法法典化的认识论基础及历史传统、法德日商法典内容与体系变迁的实际以及商事关系的特点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商法不能法典化的理由;进而提出在民商法一元化的前提下,以<商事通则>为中心、以单行法规定具体商事制度的商法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37-140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受到<诗经>的深刻影响.朱淑真对<诗经>的接受具体表现为:对<诗经>中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叛逆个性的继承;对<诗经>中写实的艺术手法、比兴手法及大量叠字、双声叠韵词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说叙事理论有关叙述不可靠性的分析,论述戏剧与小说叙事交流模式及其叙述不可靠性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第十二夜>剧本文本中奥丽维娅和托比老爷的不可靠叙述,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在戏剧文本中的功能及剧作者运用这一创作技巧的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20.
敦煌壁画中有数十幅宴饮图像 ,这些图像不仅提供了宴饮场合、“会食”状况、宴饮座制、会食人数等信息 ,而且反映了当时宴饮的方位坐向、男女、座次等尊卑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