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68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2278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对“以德治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德治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工学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新世纪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主题和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3.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不能因为“两课”教学存在着灌而不进的现象而否定灌输教育。“灌输”理论并未过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时期,切实加强对灌输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形式等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有效地促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生态经济道德何以可能?最根本的社会基础和原因在于当代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相辅相成和相互凭借的趋势及其道德上的要求。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原因是生态、经济、道德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彼此融合的时代要求。第三个原因则是生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道德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36.
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通过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和探讨了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途径,提出了改革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建议,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7.
道德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道德含义的剖析 ,指出道德属于关系范畴 ,并从道德起源的角度阐明道德产生的一般条件 ,进而指出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得出道德教育应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
反腐败是世界性课题。腐败使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频繁,政局动荡,同时,还使经济生活受到许多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探寻遏制腐败的良策。中国政府一直把反腐败作为经济建设的润滑剂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腐败越来越呈蔓延和扩张之势。对此,就中国道德化特征的反腐方式进行一些理性的、批评式的探寻与思考,试图予反腐以借鉴。  相似文献   
39.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赵书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11  相似文献   
40.
信用最初是在道德教化层面上使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交换的日益复杂,信用这一侧重道德价值的概念逐渐被吸收到民事法律当中,并衍生出诚实信用原则。我国现行民事立法虽然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但还必须加强对这一原则的价值性和规范性解释,应该合理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其更好地调整民事关系和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