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24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657篇
管理学   6012篇
劳动科学   839篇
民族学   1846篇
人才学   1597篇
人口学   390篇
丛书文集   18064篇
理论方法论   4176篇
综合类   49904篇
社会学   9283篇
统计学   1165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595篇
  2022年   1079篇
  2021年   1848篇
  2020年   2042篇
  2019年   1746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1498篇
  2016年   1840篇
  2015年   3031篇
  2014年   6812篇
  2013年   5047篇
  2012年   5505篇
  2011年   8201篇
  2010年   8548篇
  2009年   8113篇
  2008年   7217篇
  2007年   5188篇
  2006年   4567篇
  2005年   3457篇
  2004年   3463篇
  2003年   2853篇
  2002年   2381篇
  2001年   2031篇
  2000年   1388篇
  1999年   737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真之理论的观点大概出现了三次转向: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真出现在形而上学、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中,真与判断理论相互联系,真成为哲学约定的副产品.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真谓词的使用和意义来展开.第三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对"何为真之本质?"这一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并且对"真"的讨论不再关注语言分析的方法,而是关注"真的"一词的日常表现,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当代,真之理论根据哲学研究主题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当代真之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103.
明末隆武政权垮台后,在福建沿海地区诞生了一批特殊的移民群体,主要由来自漳州府、泉州府等地的福建士绅组成,在地缘与时局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向厦门、金门等海岛移民。由于政治参与活动不一,他们在群体构成上较为复杂,且受战事影响,颠沛流离、贫苦困顿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样态。但由于地缘相近,这些福建士绅在移民前的亲友关系得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忠义"为核心的新的交游网络,进而形成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104.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积极调动了"长尾"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导致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膨胀和风险预警矛盾日益严重。运用德尔菲法对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感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进一步分解出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性分布及其逻辑关联。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是表层因素,接受深层次因素传导作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操作等诸因素是中间层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互联网环境是深层次因素。为了降低感知风险,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网络环境、健全第三方支付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05.
央泉 《云梦学刊》2015,(3):104-107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其海洋小说《奥穆》中,麦尔维尔为我们描绘了曾经宛若“世外桃源”的南太平洋岛屿是怎样在白人殖民者的侵略下,逐渐变成了满目苍凉、民不聊生的地狱般的世界。《奥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所滋生罪恶的批判,同时也是为人类失去美好“桃源世界”所谱写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系列丛书(《鼠族I:我父亲的泣血史》和《鼠族II:我自己的受难史》)自1986年和1991年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然而,鲜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该作品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方面均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的是新奇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解读空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