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41篇
  免费   2600篇
  国内免费   730篇
管理学   7688篇
劳动科学   897篇
民族学   2088篇
人才学   2012篇
人口学   455篇
丛书文集   25165篇
理论方法论   5468篇
综合类   61599篇
社会学   10672篇
统计学   1427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788篇
  2022年   1230篇
  2021年   1970篇
  2020年   2279篇
  2019年   1907篇
  2018年   959篇
  2017年   1764篇
  2016年   2053篇
  2015年   3540篇
  2014年   7837篇
  2013年   6123篇
  2012年   6613篇
  2011年   9737篇
  2010年   10010篇
  2009年   9824篇
  2008年   10058篇
  2007年   7504篇
  2006年   6381篇
  2005年   5080篇
  2004年   4665篇
  2003年   3906篇
  2002年   3340篇
  2001年   2839篇
  2000年   1905篇
  1999年   1096篇
  1998年   631篇
  1997年   497篇
  1996年   434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物感说”是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文艺的本源论和生成论。《淮南子》和《乐记》分别从道、儒两家不同的思想体系立论,对其都作了具体的论述,两家有相同的观点也有相异的看法,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国画     
《青海社会科学》2008,(4):F0003-F0003
张海民,男,汉族,1957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美术编辑,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其国画、连环画、装饰画千余幅在《人民日报》、《书与画》、《老人》、《西部发展》、《青海日报》等报刊出版、发表,有30余幅作品荣获全国、省级奖。  相似文献   
993.
"儒法合流"是贯穿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模式,其理论先驱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但进行系统阐发并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董仲舒.董仲舒以儒生的身份出现,但他的儒学却包襄着阴阳五行的外衣,渗透着法家精神,所以就实质而言,董仲舒对儒学作了法家化改造,完成了学术对政治权力的依附.这一改造,主要包括对大一统条件下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崇和对士的体制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994.
995.
围绕着《塞莱斯蒂娜》的文体,国内外的学者们争论了多年,究竟是戏剧,还是小说,至今仍未能统一看法。笔者在文章中就《塞莱斯蒂娜》的文体之争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塞莱斯蒂娜》是一部戏剧,而且是一部悲喜剧,一部应该归入案头剧范畴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996.
《聊斋志异》一书快意恩仇。蒲松龄借因果报应之说而转换了其实际内容,其因果报应篇章的审美情感和特征主要表现为:报应内容的社会化和道德化,行为主体的动机化和情感化,小说叙述的艺术化和个性化。其主调是与《聊斋》文奇义正、寄托遥深的整体精神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997.
文章试图探讨"海选"这一新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英文翻译。在翻译与"海选"有关的句子时,首先要注意该词使用的是起源意义还是引申意义。如是起源意义,可作解释性翻译。如是引申意义,则要区分该词的使用领域,仔细分析其实际所指意义,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998.
笑汀 《老年人》2007,(10):48-48
三面环武陵、雪峰二山,全境滨沅、澧、洞庭之水,常德可谓尽得山川之雄奇灵秀。然常德赢得千秋之誉、迎来四海之宾的魅力,绝非单纯得之于造化之功。追本溯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应是开启常德“深闺之门”的第一把人文钥匙:在中国大地上,因一诗一文而得以开发、发展的城市或景点应该不少,但都远不及常德之如此典型。  相似文献   
999.
郭绍虞的<诗话丛话>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形式论述诗话之体的著述.<诗话丛话>对数以千计的中国诗话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研究,以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零散杂芜的中国诗话之话予以梳理,使之体系化、类别化,不愧是诗话研究的拓荒之作,对诗话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诗经》通过孔子的阐述,成为儒家美学的根基。之所以如此,除了孔子自身的思想外,《诗经》的文本比较好地体现出了四种品格:比兴品格、写实品格、言志品格和温柔敦厚品格,儒家美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生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