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881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问卷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重庆地区21家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外贸人才从业能力的要求,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贸人才;国际化应用型外贸人才应该具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并为重庆高校国际化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2.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重要联接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区位优势。依据重庆独有的发展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对重庆市“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支撑点”的定位要求,提出了优化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创新产业业态等方面的发展思路,以期实现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同重庆自身特点的深度结合,为将重庆市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扩大了要素流动规模,会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要素流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路径,并基于2010—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资本、技术、劳动力三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扩大化要素流动在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不同要素的流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不同,同一要素的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对产业结构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5.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施,对新时代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动力学理论、区域经济结构创新和变革理论,立足于全局性与局部性相结合、战略性与战术性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优先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架构了西北经济走廊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构想,期望以西北经济走廊的建设与发展实现西北五省区的高质量发展,并以走廊外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西北五省区的生态保护。指出西北经济走廊建设与发展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助推黄流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和深度强化国际经济合作的时代要求;同时,西北经济走廊建设与发展也具备良好的区位基础、历史基础、经济基础、样本和模式基础、国际贸易通道基础。新时代西北经济走廊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在明确西北五省区发展的个性定位基础上找到走廊发展的共性目标,在明晰五省区发展的功能区划基础上找准走廊发展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重点经济区、城市群、省会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对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撬动能力,以科学的体制机制建设找准走廊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76.
运用18个样本国被分解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数据,度量各国服务贸易在三类边际下的实际开放度;同时在不同行业和政策STRI及服务业FDI限制指数的基础上,比较中国同17个国家服务贸易在政策层面的开放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不论是在政策还是在真实开放度上,当前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且真实开放度呈现出以数量边际为主导的特点,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服务贸易未来的进步。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提高服务"产品"的技术水准并鼓励新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强服务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利用对外开放平台助力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77.
[提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显现。但是国际上以“债务陷阱论”为代表的负面评论也伴随而生。针对这一质疑,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根据数据完整可得性和地理标准,在沿线64个国家中选择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归入处理组,65个非沿线国家归入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验证“债务陷阱论”是否成立。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使中国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导致沿线国家的债务水平显著上升,反而具有一定的降债效应。因此,“债务陷阱论”的核心观点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78.
基于大数据理念,运用文献数据、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CSSCI来源期刊的"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相关文献及其词频数据分析后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人员对以"一带一路"和"供给侧"为代表的社会重大经济问题虽有关注,但相较其他学科,存在关注度不足、研究范式单一、过于注重宏观性研究、对策分析缺乏等问题。解决这种缺陷的思路是,研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传统或范式的不足,探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新研究范式及其话语体系,进而以新范式和话语体系开展本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7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随着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与密切,对各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与日俱增。基于对高等医学类院校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了"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其次,从"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提高医学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出了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我国唐代商人的精神内涵加以总结,将其概括为守法护国的高尚情操、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兼济天下的宽广胸襟等几个方面,指出唐朝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迎来盛世。提出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运用古丝绸之路曾经带来的共同繁荣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感,传承并大力弘扬唐商精神中所蕴含的优秀的商业文化传统,并通过创新和提升唐商精神的精髓,构筑具有民族特性、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形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共识,强化谋求发展的共同利益,促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开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