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947篇
劳动科学   287篇
民族学   362篇
人才学   256篇
人口学   173篇
丛书文集   3080篇
理论方法论   574篇
综合类   7395篇
社会学   1035篇
统计学   68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187篇
  2009年   1276篇
  2008年   1637篇
  2007年   1142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2.
本文拟对“BUT”一词在使用上不同之处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3.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4.
杨守森认为,张继的小说于质朴的泥土气息中深藏着现实的苦涩与梦幻,人生的玄机与幽妙。其人物系列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乡间平民百姓及乡村基层干部两类形象,由此揭示了中国农民依然无法摆脱的心灵困境以及现代文明进程的艰难。他的小说富有故事性,荒诞与反讽意味以及玄妙莫测的偶然性是其小说故事的特点。李茂民认为,张继的小说通过对农村社会关系的真实描写,使长期被遮蔽的农民身份问题呈现出来,这是他的创作明显区别于文学史上其他乡土作家和当今私人化写作的标志,因此可以将其创作称为新乡土小说。孙叔文认为,张继的长篇小说《去城里受苦吧》将艺术视野由农村伸向了城市,通过农民贵祥与村长关系的颠覆,展示了乡村权力秩序的动摇,又通过城里女人李春与贵祥的关系,展示了城市对乡村的进逼与消融。  相似文献   
6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政府行为来观察国家—农民关系的转变。通过对税费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发现过去一直依靠从农村收取税费维持运转的基层政府正在变为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要钱”“要粮”变为“跑钱”和借债。在这种形势下,基层政权从过去的汲取型变为与农民关系更为松散的“悬浮型”。  相似文献   
66.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关注三农、关心农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探索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7.
单家集因历史上单姓回族居多集市贸易活跃而得名。几十年来,这里的群众不等、不靠、不要,在宁南山区创造了堪称“单家集模式”的乡村建设与治理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的独具特色的路子——单家集是西吉县南部兴隆镇所属单北,单南两个行政村的统称,  相似文献   
68.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69.
农民的定义和农民的社会构成是研究农民问题的基础。假如连哪些人是农民,哪些人原来属于农民但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都不清楚.恐怕难于对与此相关的问题做出准确的说明。  相似文献   
70.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的状况决定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式、趋势和进程。在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农民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农民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制约力量。这种双重作用是由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决定的。只有实现传统农民的身份转化,才能消除农民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制约。农民身份转化将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