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1.
本文构建了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贷款结构与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行业分布偏离度、客户偏离度等指标。在兼顾经济增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本文实证研究了偏离度、集中度等指标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影响,两方面的作用效果均是显著的,但由银行自身决策造成的内部影响大于外部影响。(2)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提升实体经济的财务状况,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3)商业银行的客户集中度过高可能会恶化其贷款质量,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助于提升银行的贷款质量;(4)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偏离度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5)商业银行根据其对行业发展前景预判对贷款行业配置及时调整,是保证企业贷款质量的必要前提。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本文末尾提出了若干建议供银行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1,(6):43-43
农行垫江县支行,面对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面,积极探索清收盘活方式,多法并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3月份就收回集中管理不良贷款本息1113533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和特殊原因。首先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性原因,进而从我国转轨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从信息不对称、市场合约、成本利益比较、委托代理等方面,分不同的阶段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看到,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原因。因此,我们提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认为,入世后,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资讯     
《经营管理者》2003,(11):7-10
  相似文献   
16.
与金融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显得有些滞后,此间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明显成为其改革进程的巨大障碍。十几年来,各方为扫清这一障碍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须做通盘考虑,既要有全方位的宏观视角,又要有行之有效的微观思路,综合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外因素,才能有效克服此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农户联保贷款是由辖内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农村信用社对联保小组内的成员所发放的无需物质抵押担保的贷款。由于这种贷款是针对农户缺少有效的可供抵押的资产这一实际情况而设计的,操作又比较灵活方便,因而一推出就受到了农民兄弟的欢迎。启东市农村信用社从2000年6月起就开办这种贷款,至今已有5个春秋。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这种贷款基本上处于停办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从对我国银行风险分析入手,指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不良贷款造成的,而不良贷款又主要是银行信贷员和高层管理者对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分析造成的。进而提出了构建以现金流量表分析为主,适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综合指标体系,具体设计了14个指标,来考核企业的获现能力、偿债能力等,为银行放贷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新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测试的条件变量之一无疑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此前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测算,都淡化了房地产价格下跌对银行业的风险。举例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小于30%的房价下跌对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少有、甚至不会有影响。即使跌幅高达40%到50%,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也只会增加3.8至5.6个百分点。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根据50%的跌幅上限来计算,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提高到6.6%。事实上,  相似文献   
20.
<正>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为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系统研究影响日益巨大的操作风险问题。从国内情况来看,南海华光74.21亿元骗贷大案、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支行姚康达7141万元个人住房贷款案、交通银行锦州分行2.21亿元不良贷款核销案等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金融大案,也令国内银行监管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