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正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一)信贷结构简单,贷款风险集中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其中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大中型企业贷款量达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的80%左右。这些企业资金使用量、贷款量都较大,这就容易出现一个现象:个别银行的大部分资产被锁定在某一个企业之中,该银行自身效益的好坏就取决于某大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该银行资金运作正常,能获取正常利润;这个企业经营状况比较差,该银行就会被连带不能实现预期效益,甚至可能出现呆坏账从而蒙受损失;这个企业倒闭或破产,由于银行债权  相似文献   
102.
浅议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际经济实体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市场主体中的各类组织、行业纷纷革新求变。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逼近,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背景和改革动因方面的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处理巨额不良贷款、规范内部运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3.
孙东海  夏仕应 《决策》2005,(12):17-19
为什么说不良贷款率下降50%是很难达到的指标呢?有两种情况:一则是过去不良率就很低,这种情况下还要降50%难以做到,越到后面都是难啃的骨头,有很多就成了死账;另一则是,2002年底的不良率很多是不实的。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金融债务落实难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企业、银行、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了解决当前企业逃废债,维护金融债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王越 《理论界》2000,(6):25-2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脚步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深层次矛盾被暴露出来,特别是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严峻,已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一、银行不良贷款的划分与确认银行不良贷款的划分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按时间、质量为标准。按时间标准,贷款合同到期后三个月未能偿还的贷款,就被称为不良贷款。按质量标准,凡是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大于20%的贷款都被称为不良贷款;其中,包括可疑的贷款,即损失可能性超过5…  相似文献   
1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2)在降低金融抑制程度方面,应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本身的资本配置作用;(3)从多方入手,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应鼓励企业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07.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及不足。本文从分析不良贷款的现状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不良贷款风险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选取了2008年-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结论显示,商业银行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对不良贷款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不良贷款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不良贷款不仅受经济周期影响,还受银行自身不同经营特点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14家上市银行所组成的平行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因素(GDP增长率、利率)是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水平的基本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银行效率、多元化水平、资本充足率以及所有权结构等特征因素也能显著影响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水平。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凸增,信贷风险逐年加大。根据我国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不良贷款状况,按照不同的时段分析不良贷款不断增多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防范不良贷款的具体措施或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