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8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1729篇
劳动科学   142篇
民族学   841篇
人才学   245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2919篇
理论方法论   750篇
综合类   6486篇
社会学   1248篇
统计学   24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1143篇
  2013年   937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炯权 《老年人》2004,(10):6-9
长沙,作为国务院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的巨大变化让人无不惊叹。迈步长沙街头,只见宽阔大道纵横交错,摩天高楼拔地而起,街市广场千姿百态,雕塑、喷泉点缀其间,花草树木掩映着每一个角落。现代化的都市气派,与古城的名街老店、旧址遗迹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历史文  相似文献   
32.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的传统法律保护模式面临着基本理论冲突和弱保护等无法克服的困境,因而进行特殊权利保护是实现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最优进路。但是,特殊权利保护模式的正当性也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因而必须重新评估习惯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审视且不断完善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模式。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使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模式获得全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3.
梁洁 《学术论坛》2008,31(4):144-149
随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它在武装冲突情形下已具有了可适用性,与国际人道法共同保护着冲突受难者的基本权利.然而,国际人权法毕竟主要适用于和平时期,首要目标是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专横行为的影响;区域性人权法院判决尽管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往往是以本区域的人权理念为基础,所确立的人权保护标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都是在武装冲突情形下适用国际人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苗族刺绣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由于受传承方式等的影响,苗绣有濒临失传危机。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苗绣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5.
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未作出明确的权利定性。从本质上看,虚拟物品属于法律规定的财产范畴,符合传统民法上"物"的特性,应被定性为物权的客体,可以通过直接立法和间接立法两种方式来实现对虚拟物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36.
保护合同信赖利益历来为法律所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它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来实现的,而英美法系则是建立在"允诺禁反言"规则之上的,两大法系就此问题的着眼点及在信赖利益本身所属制度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7.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是许多国家都认为必要却又倍感棘手的问题。由于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诸多问题上的复杂性,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予以保护。我国是民间文学艺术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应当对这类特殊的智力成果进行法律保护。在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列入立法日程之际,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对于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专利权的地域性是专利权法律冲突肯定说和否定说争议的焦点所在.文章通过分析专利权地域性的成因暨合理性,指出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公约,适时地突破专利权地域性均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认为地域性并不是专利权的本质属性;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优化,专利权地域性的消失带有必然性;各国在处理涉外的专利权合同关系和侵权关系时,应突破地域性理论的窠臼,建立适宜的法律适用规则以解决存在的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39.
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在当代仍然是崇拜对象,姓氏、地名多可追溯到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保留了一些“活态神话”,对民间习俗的解释也有神话的因素存在。但是,今天各地在竞相开发神话资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滥用神话资源的不严肃做法,这对古代神话的传承有害无利。学者应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利用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传承和保护各地富有特色的神话资源。  相似文献   
40.
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民俗学真的面临两难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轰轰烈烈的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国的民俗学者感觉到自身陷入了进退维谷、喜忧参半的两难境地。结合德国民俗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与传统文化遗产问题的纠葛,着重探讨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即民俗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传统文化保护职责的"原罪"意识,关于民俗主义讨论的出现和兴起为民俗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和契机,民俗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学科取向以及学科的自我认同。通过探讨认为,对文化连续性和文化变迁力量的探讨是民俗学的根本性任务,尤其在社会、文化发生急速转变的当今中国,民俗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文化批评而不是文化保护。为了使民俗学的文化批评获得相应的力度和质量,民俗学科的社会科学取向则是一种顺时应变的睿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之间,民俗学不存在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