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人有百情,世有百态,人情世态复杂而又多彩。作者借"吃饭"为题,发表对世情时弊的评判,深刻的思辨和真知灼见俯拾即是。  相似文献   
42.
"人情小说"可细分为"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和"艳情小说"三种类型,而世情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主流,以描摹世态人情见长,其最重要特征劝世性其实就是儒家"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世情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的短暂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不愧为小说大家族的中流砥柱,大力提升了小说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43.
宋运娜 《社科纵横》2007,22(8):125-126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潘金莲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作品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潘金莲身上所具有的淫荡、妒忌、狠毒、残忍和薄情。本文作者就潘金莲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4.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体风格、审美追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5.
《红楼梦》意义世界的生成,与其对经济活动的讲述大有关系。经济活动作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在世情小说中自然而又隐性地自成一套叙事系统,为文本植入了特殊的意义。以经济视角看《红楼梦》叙事,其人物与经济相关的行为,如收入、分配、理财与消费等,均值得做深入文本内部的细究和详察,作为财富象征的金银也成为携带意义的符号。不正常的收支、奢靡腐朽的生活是以贾府为核心的四大家族败落的主因,其折射出贵族地主阶级崩溃的必然。月钱、年物等的分配叙事在小说中常常浮现,其并非无关紧要的“闲笔”,实则暗伏各种欲望之下的人物关系和家庭内部矛盾。王熙凤和贾探春在持家理财上的策略异趋,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追求,也凸显了“末世”毁灭一切价值的悲剧意义。人与物、欲望与幻灭的关系,既是文本最深层的隐喻,也是《红楼梦》经济叙事最重要的寓意所在。  相似文献   
46.
吴琼 《船山学刊》2010,(4):163-166
《聊斋志异》中的人鬼婚恋故事是同类型题材的高峰,蒲松龄通过对人鬼爱情的描摹,一方面展示了对心灵相契爱情的追求,一方面又透露了男性中心的定位,同时还表现了多方面的世情。  相似文献   
47.
作者运用女性主义批评,通过具体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妻妾斗争的背景、意识、心态、行为,揭示由于封建宗法父权体制及性别政治导致众多妻妾形象忧郁、焦虑、疯狂的"歇斯底里"的人格异化,进而追寻世俗女性被无情戕害的生命真相,得到关于社会人生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8.
女性的生存价值是历代思想家和学家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明清世情小说的重要描写对象,这个小说流派中的女性形象与历代不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叛逆性、依附性、矛盾性的化身。通过剖析世情小说年轻女性形象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女性生存价值,找到女性生存的最佳方式,这既是对小说的读解,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读解。  相似文献   
49.
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始就对其有分类研究。对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谭邦和《明清小说史》等几种代表性著作,就其中的明清小说分类体系进行比照研究,可以发现这几种分类体系各有其优点,也皆有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明清小说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50.
《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融神魔、历史、英雄、世情等小说题材于一炉,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