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193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中国来讲,在东北亚区域实现其安保、政治外交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状态,只能是构筑高层次的和实质性的国际间合作体系。中国与美国在东北亚区域的战略相背,所以,中国要想实施东北亚区域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大幅度地削弱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这是重组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结构并实施东北亚区域战略所必需的前提。  相似文献   
72.
王星 《职业时空》2005,(14):68-69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主要内容。从地区经济资源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来看,在所有潜在和现实的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北亚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资源禀赋差异分析东北亚区域确切地说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蒙  相似文献   
73.
庙岛群岛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黄渤海交界处,史前时期已在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庙岛群岛是中原王朝与东北亚地区政治关系史上的海上联结点、军事运作史上的海上桥头堡,是中国南北海运海贸史上的海上集散地,在古代海上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4.
唐朝与新罗联合灭亡百济、高句丽后,两国合作基础亦不复存在,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与新罗最终爆发战争。由于唐朝受西北吐蕃炽盛局势的影响,不得不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以后新罗以统一国家面貌出现,七世纪中后期的东北亚政局从此进入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5.
吉林城建成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它是当时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都市,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吉林城的兴建是东北亚局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它是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而兴建的;其次是为了适应军事战略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等因素则是兴建吉林城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6.
全面启动东亚大市场,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从区域性多国合作起步走向国际市场,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都必须从实际出发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只有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77.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韩国海军已悄然崛起,成为东北亚的海上劲旅。随着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韩国海军的战略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近岸防御,而是要放眼全球,走向大洋。韩国大洋海军战略不但改变了东北亚原有海上力量的平衡,增加了东北亚安全格局尤其是海上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而且加大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变数,增加了半岛局势不稳定的因素。局势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的东北亚安全环境,对中国周边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工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环境污染与污染物跨界问题呈现多样化和严重化趋势。在缺乏"超国家"机构的前提下,合作治理被认为是解决全球环境困局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建立区域贸易与环境关联的博弈分析框架,证明了该机制在保证国际贸易丰厚利润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区域环境合作中的"搭便车"行为,实现对区域环境治理行动的有效激励,从而促进区域环境合作的顺利开展。对东北亚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努力提升区域内贸易比重,是推动该区域环境合作进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孙国强 《学术探索》2014,(12):28-32
中日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是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两大热点议题。中日关系方面,虽然今年以来中日释放出加强经济合作的信号,两国政治交往的频率和层次也出现回升,但是钓鱼岛争端和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这两个导致中日关系恶化的症结短期内难以化解,特别是在安全领域,两国缺乏互信,摩擦不断。朝鲜半岛局势仍继续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反复模式,在经历了短暂的缓和后再次趋于紧张。从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看,中美关系构成了这一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轴。因此,梳理中美两国在东北亚安全领域的合作与分歧,进而以此为基础思考中国的应对之策,对维护中国周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