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吴志菲 《中华魂》2013,(7):42-45
朱光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1924年12月出生于湖北宜昌,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曾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弹、氢弹的试验和研  相似文献   
42.
当今,“两弹一星”精神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政课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探析“两弹一星”精神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及时代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3.
44.
张全景 《中华魂》2020,(3):48-51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中国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45.
王志刚 《中华魂》2012,(21):35-38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为世界五个(美、苏、英、法、中)核大国之一。此后,仅6年多的时间又研制成功了洲际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两弹(原子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核潜艇"不但代表着综合国力,而且代表着军队现代化的程度。"两弹一星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把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向前推进了  相似文献   
46.
第二炮兵是伴随着我国“两弹一星”成功的步伐而诞生的。1966年7月l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告第二炮兵正式成立。第二炮兵的名字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简称“二炮”),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是一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的战略性兵种。现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精确、机动、全天候的战略反击本领。  相似文献   
47.
48.
2010年,是张爱萍将军的百年寿辰。无论是在国防科技战线上,还是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张爱萍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辉。随着战争年代的远去,现代人对张爱萍的认知,  相似文献   
49.
王胜强 《老年世界》2011,(11):17-17
钱三强,中国核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为科学界的泰斗,钱三强的爱情故事平凡而浪漫:相识13载,他才鼓起勇气向心爱的人表白,寄出了他平生第一封情书——电报体的书信。  相似文献   
50.
吴志菲 《职业》2011,(4):6-10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由孙家栋牵头负责的航天飞行器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除了“两弹一星”功臣之外,同行和媒体也愿意称呼孙家栋为“卫星之父”。我国的北斗导航,完成后将成为和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相类似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的总设计师就是孙家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